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大众话题-正文
马拉松赛与城市如何“情投意合”
然玉
//www.workercn.cn2015-01-14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1月11日,一场由海南省海口市政府指导、一家企业主办的城市马拉松赛,出人意料地以一场“口水战”引发关注。有媒体和市民直指赛事扰民添堵,质疑“一场马拉松瘫痪一座城”,“企业有钱是否就能买下城市交通?”也有观点认为,马拉松比赛是整个城市、全社会的事,没有哪个城市举办马拉松不封路……对此,组委会回应称,已经认识到不足和问题,表示将在下一次的活动中,对赛道线路进行优化,对道路交通管理进行提升。(见1月12日《北京青年报》)

  随着市民跑步浪潮方兴未艾,海口加入“马拉松举办地阵营”,丝毫不令人意外。何以北马、上马能够大获成功、广受好评,轮到海马就磕磕绊绊呢?其中当然有诸多解释。比如,北上广等大城市素来有强势的社会管控力量,有充分的赛事组织经验。再比如,北京、上海等地,中产阶层发育更为完全,市民阶层普遍崇尚跑步健身的现代生活方式。这客观上导致了马拉松赛的民众认同度高。这些并非海口或其他城市所天然具备的。

  反观海口马拉松赛,无论在路线设计,抑或在道路管制中,都存在一些失误,这客观上加剧了当地市民的不满。此外,或许还有道理说服及利益分配环节的含混不清。

  如今,城市马拉松赛带给当地的裨益,多限于提高城市知名度、推广跑步文化和健康理念等等抽象价值。而这,显然不足以打动市民;放眼长远,一旦马拉松赛固定为城市品牌和人文景观,则可通过吸引游客、拉动周边消费等等方式迅速“变现”。理论上这部分收益将给市民带来实打实的好处。但问题在于,现实操作阶段,管理者能否建立公平的远期利益分配机制,用以补偿赛事带给民众的困扰?

  倘若一味要求市民牺牲、配合,却无切实可行的弥补政策,那么海口马拉松赛所遭遇的尴尬,注定不会成为孤例。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城市马拉松赛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更多的此类赛事,很可能无疾而终。这是因为,类似的公共活动,绝非依靠主办方一方的推动,它取决于一地消费市场的繁荣程度、市民的认知偏好,以及利益共享的程度等。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