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大众话题-正文
教师更有想象力,教育才有更大弹性空间
张渤宁
//www.workercn.cn2015-05-1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生物试题和诗词结合在一起,是什么体验?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2015春季学期的《蛋白质工程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因“玩”了一把“文艺风”,在网上走红。出题者吴亮其老师也因此受到关注。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作为一种思想产品,试卷也一样。每个老师出的试卷必然在难点、侧重点等方面有所区别,这种差异折射出老师对学科的认识、看法,也暗含着对学生的引导和期待。这种“卷如其人”的作风或自由一直以来是被默许的,因为虽然它展示了某种差异,但到底没有跨界或越界。而这次吴老师的试卷,颇有对学科知识乃至教学惯例双重“越界”的意思。

  人们对类似的“卷面创新”莫衷一是,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教师可发挥空间的狭窄。

  教书育人的艺术、教育弊端的点滴,没有谁比教师更心中有数也更关切入骨。不论是定制教案,还是设计试卷,在完成教学任务和不违规的前提下,他们本该具有充分展示自己个性和风格的自由。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把生物试题和诗词结合在一起,有点“卖弄文采”,有些“诗意”也影响了试题的标准、简洁。然而,这些缺点与不足,比起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可说是“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死气沉沉的因循”。谁能保证吴老师此举不会培养出一个脚踏科学、文学两座山的“两栖人才”?

  《武汉晚报》近日刊发了一篇文章——“教育的空间在于教师的空间”,笔者深感共鸣。如果说应试教育使教师不得不“照本宣科、千篇一律”,那么大学里,这种“应试”氛围早该清除。如果到大学还不能让教师有足够的空间,教育即便生产的不是“流水线产品”,也大抵是一枚寒酸瘦弱之果。那些形形色色呼啸而来、惊起责骂或欢呼的“神考题”,就是要破“应试”和“因循”对教师自由和个性的封锁,从而打开教师的空间,让教育有更多可能!

  什么时候,当这些饱含想象的“卷如其人”显得寻常自然,而不是被封“神考题”,那大约就说明:给教师更多空间已成社会共识,而教育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广阔。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