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大众话题-正文
移风易俗,还是刚柔相济的好
张世光
//www.workercn.cn2017-04-0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不去寻找根源,挖掘民俗形成的环境,用简单的一纸禁令去碰撞自发的民意,未必就能“好心得好报”。与其渴望短时间内的戛然而止、立竿见影,不如多给公众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人们更易理解与接受。

  为保护环境、倡导新风,清明节前,黑龙江哈尔滨市政府发布《关于禁止生产经营焚烧冥纸冥币等封建迷信丧葬用品有关事宜的通告》,其中提及严禁烧纸祭祀。然而这项规定在现实中却遭遇落地难:售卖冥币的摊位依旧营业,市民烧纸祭祀现象并未消失。(见4月5日《工人日报》)

  清明烧纸这件事儿已经有千百年历史了。多年来,各级政府部门也都在大力呼吁、提倡文明祭扫,但这事儿始终难以禁绝。说实话,这个禁令的初衷是好的,正如在很多民生事务上,一些地方的决策初衷都是好的,比如在解决高额彩礼的“划定具体标准”方面,但是,事实证明这些良好初衷最终没能落得良好执行,反而还惹了一身的舆论批评,可见移风易俗之事,还需柔刚相济,这里之所以不说“刚柔相济”,意在强调以柔为先。

  民俗之中,有可保留之精华,亦有需改进之不足。民俗是民间自然形成的,具有很强的自发性、规律性,且由来久矣,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去寻找根源,挖掘其形成的环境,以简单的一纸禁令去碰撞自发的民意,未必就能“好心得好报”。与其渴望短时间内的戛然而止、立竿见影,不如多给公众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人们更易理解与接受。

  有一则寓言说,冷风和太阳打赌谁能把人身上的衣服弄掉。结果,冷风越吹,地上的人就越裹紧衣服,而当太阳增加热度的时候,人自己就脱掉了衣服。移风易俗也是如此。比如,哈尔滨市前几年推出“祭祀鼎”,让大街小巷随意烧纸变为了有规矩、有限制的烧纸,人们排队在指定位置烧纸祭祀曾成为一时美谈。虽说烧纸风俗并没从根本上革除,但毕竟在解决遍地纸灰、隐藏火灾隐患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城市管理的暂时退让不是坐视不管,而是用老百姓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巧发力,推动事情的解决。

  当然,虽说移风易俗以柔为先,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刚性”,只是刚性的规定一旦遭遇“有规不依、执规不严”的尴尬,不免会发现规定出台时缺少必要考虑和细密调研的症结。因此出台刚性规定,在时机尚不成熟时,不妨将底线定得低一些,或暂缓出台。否则,禁而不止,难免对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形象造成一定损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