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NHK电视台的一期回顾平成30年来科学成就的纪录片,让一个几乎“消失”的人物,再一次回到公众视野。
他叫田中耕一,在片中作为科学家代表接受访问。
2002年,在一家仪器制造公司——岛津制作所一线做研发工作的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通知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田中耕一第一反应是同事的“恶作剧”。此刻,日本的媒体也在互相询问,甚至化学界都在打听“谁是田中耕一?”
也难怪,作为一家企业的普通员工,田中耕一少有论文发表。仅有的几篇,也都是在不出名的会议和杂志上。
而之所以获奖,用田中耕一的话说,“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次失败却创造了让世界震惊的发明,真有些难以启齿。”
简单说来是这样的:以往,科研人员在分析蛋白质一类的大分子时必须使用激光照射分析物,但大分子一旦被激光直接照射就会产生碎裂。
“操作中,我手误加错了试剂,不小心把甘油滴进了钴试剂之中。考虑到钴试剂挺贵的,丢了太浪费了,所以也同样拿来做了次测试。”
就在他口中的“手误”,让使用质谱分析法来分析生物大分子成为可能。
17年后的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这一年,田中耕一43岁。他给了我们第一个启示:成功不排除有一些偶然因素,甚至需要一点运气。
但田中耕一的“故事”还在继续。
获奖后,日本政府给他颁发了各种市民荣誉奖,包括最高荣誉的日本文化勋章,母校东北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公司给予他董事待遇……但田中耕一始终处于困惑之中,甚至直言“诺贝尔奖是我人生痛苦的开始”。
一次采访中,一名外国记者询问田中此刻最想做的事,他的回答引起了一片善意的笑声:“Leave me alone(让我一个人待着)”。
田中耕一是认真的,此后十几年时间,他很少再接受媒体采访,“消失”在公众视野之外了。
他拒绝了公司升职的好意,每天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研究所里,专门研究开发对蛋白质等大分子化合物进行质谱分析的方法和装置,并与优秀的科研机构合作,扩大这种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
2018年2月,英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网络版上发表了田中耕一和他的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验血就能检测出使人患上早老性痴呆症的物质是否积存在脑内。这种方法可使得对早老性痴呆症的发现更早,治疗也会变得更便宜。
又是一个17年过去了,直到田中耕一重新回到公众视线中,人们才发现成名后他从未离开过科研一线。
有人因此评论,在田中耕一身上,浓缩着日本科技界的“匠人气质”。
这也是田中耕一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偶然中一定蕴含着必然,成功除了运气+坚持,还有很多时候的“Leave me alone”,也是我们常说的“耐得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