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抗战题材电视剧《一起打鬼子》第29集因出现“裤裆里掏出手榴弹”这一“雷人”剧情,被调查处理。这部电视剧长达58集,原名《来势汹涌》。
这不是抗战剧第一次因为雷人剧情被吐槽。之前,在其他抗战剧里,诸如“手撕鬼子”、“八百里爆头”、“手榴弹炸飞机”等“不靠谱”的情节,屡屡被观众吐槽。
其实,我们小时候,也是看着抗战影视剧长大的,但是,那时的抗战剧,和现在的不一样。那时多以真实的故事为背景,微山湖畔神出鬼没的铁道游击队,白洋淀里机智灵活的雁翎勇士,茫茫林海里空腹食雪的抗联战士。在表现根据地军民勇敢和智慧的同时,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期盼。
换言之,当下很多抗战剧变味了。艺术虽高于生活,但毕竟来源于生活。当抗战剧的剧本偏离了当年军民抗战的真实生活时,出现雷人情节就不难理解了。
有的人说,抗战剧太多了,题材拍光了,所以才会出现如此多的雷人剧情。
抗战题材真的枯竭了吗?
要知道,即便是一颗小小的手榴弹,背后也有无数的故事。从敌占区穿越封锁线运来的原材料,从京沪奔赴边区研制武器的工程师,在艰苦卓绝环境下自力更生的兵工厂……每一个故事,都比“裤裆藏手榴弹”真实,也比“手撕鬼子”感人。
“连棉军服都没有,能有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就算一流装备了,大部分士兵还用着上世纪的产品‘汉阳造’,每个人合不上五发子弹。”这段描述见于一部很有名的小说,后来被拍成了电视剧,叫《亮剑》。从来没有人说,它是“神剧”。
之所以当下抗战剧出现过度虚构、夸张的情形,其实是因为制片方把言情剧、探案剧甚至婆媳剧包装成了抗战剧的外衣。有时候不禁想问,如此质量的电视剧能上荧屏,究竟是谁拍板采购的?
想拍出好的反侵略题材电视剧,不如去好好深入下去,去农村、去老区,去了解真正可歌可泣的全民抗战,把背后的故事挖掘并呈现出来。甚至,同类题材并不局限于抗战八年的时间范围里。最近有一部热映的电视剧叫《铁甲舰上的男人们》,以北洋水师定远舰普通士兵的视角,展现甲午战争,好评颇多。
或者说,该被吐槽的不只是抗战“神剧”本身,而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制片方,把本该亮色颇多的抗战题材拍成了如此模样,并且,为什么这些质量低劣的电视剧,还能被一些地方电视台大量采用,甚至在黄金时间段播出?
好的电视剧,可以启迪观众。小时候,我们可以从抗战题材影视剧中了解那段岁月,知道今天的和平有多么来之不易,明白只有国家强大才不会让悲剧重演。而今天,新一代观众在观看“神剧”后,他们会如何审读那段历史,如何看待未来?
米 亚:不疯魔,不成活? 2013-02-06 |
米 亚:花旦的魅力 2013-09-11 |
韩浩月:一部电视剧和它的时代气 2013-12-27 |
索契的幽默感带来的启示 2014-02-27 |
国民可悲论,叫谁心纠结? 2014-05-14 |
邓海建:明星限薪,不如交给市场操心 2014-11-13 |
唐 伟:对预售期延长不能习惯性吐槽 2014-11-17 |
钟 文:读秒绝杀的况味 2014-11-24 |
半辈子:小龙女首集就出场是要闹哪样? 2014-12-08 |
魏英杰:《复联2》神字幕,专业精神哪去了 2015-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