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官场新风仍在吹来。广东省纪委日前发出“关于严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称呼纪律”的通知,特别强调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一律不准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称呼,坚决纠正“四风”在称呼上的不良表现。(5月15日《人民日报》)
庸俗化的称呼,衍生出的不免是庸俗化的行政气质。广东省纪委的一纸通知,显然有其必要性。
如何来看待广东省纪委的“禁称”通知?我首先反对的是简单的否定态度——所谓善,总是以蜗牛的速度前进的,制度构建也不例外。如果说官场中的庸俗称呼不是一日所形成,那么希冀一纸通知就让其消失,难免过犹不及。无论如何,“禁称”通知都是一种良性信号的传递,是一种制度力量的累加。正因为如此,审视“禁称”通知,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官场庸俗化称呼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生态与逻辑?长远而言,又如何保证“禁称”通知能够自觉执行?
官场庸俗称呼的出现,无疑缘由多多。表层视之,它就是种一拍即合的默契。一些官员本身就向往着“老板”“老大”等称呼,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深层来审视,语言往往又是现实的直接反映。当“老板”“老大”的称呼在泛滥,它对应的其实不过是官员日常的“老大”与“老板”作风。当官员越来越像“老大”与“老板”,当本应严肃活泼的同事关系不复存在,那么出现彼此间的“兄弟”称呼,亦属理所当然。
或者说,为什么一些官员会被称呼为“老大”与“老板”?穷根究底,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过多的权力,以及对公共资源的支配能力。过度集中的权力和社会支配能力,衍生出江湖式称谓实在不足为奇。同样的,伴随着领导与下属内在关系的扭曲,一个单位内整体的庸俗乃至违纪违法风气也就无法避免——如果权力的掌握与运行已越来越不姓“公”,权力市井化带来的结果,就必然会是权力边界与工作原则的被破坏。
由此来定论,官场庸俗化称呼的流行,其实有着足够强大的生命力,它也只能经过限制权力和依法行政来彻底消弭。在此之前,禁称领导“老板”等还只是一种“行政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