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组长、副组长提名考察办法(试行)》、《中管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在干部来源上,办法明确,要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可以从纪检监察系统内和系统外提名。
三个提名考察办法的出台,可谓水到渠成。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相关决定,要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如今,提名考察办法经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议,并由中办印发,可见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的提名,不仅关乎纪检体制改革,还关乎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色,更承载着从上到下的举国期待。
众所周知,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有声有色,效果显著,应给纪检部门记一大功。与此同时,纪检部门承担着巨大压力,也被寄予更高期待。使反腐更见真章,纪委书记、副书记和纪检组组长、副组长的人选,显然举足轻重,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应该看到各级纪检部门负责人不辱使命,守土尽责;另一方面,也不应回避一些纪检人员有负重托。
正如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负责人所称,各级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顾忌太多,无论是地方纪委、派驻机构还是企业纪检机构,很少有发现和报告同级党委问题的。有的地方出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重缺失。该负责人还谈到一个令人震撼的例子:有的地方纪委领导对反映同级党委领导干部问题的同志说:“你不要讲了,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如此不作为,就是腐败。比不作为更可怕的是乱作为,比如有的纪检干部与腐败分子搞利益共同体,搞猫鼠一气。
纪检人员越是承担崇高使命,越需刚正不阿。己不正,何以正人?纪检人员正负载着空反腐压力,被全国民众看着,被腐败人员盯着,更需守住底线,有所作为。中央纪委有关人士早就说过,纪检干部如果不担当、守不住底线,就是失职、渎职,要对监督责任缺位的干部坚决问责,并坚决防止“灯下黑”。
应该说,各级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顾忌太多,不只与个人因素有关,与“体制机制上不适应、不协调”有关。比如,此前,纪委书记、副书记和纪检组组长、副组长的人选,往往很大程度上受当地党委直接过问,自然容易出现弟弟不监督哥哥、左手不监督右手的情况。为此,纪委书记副书记、纪检组长副组长的提名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如此产生的纪检干部,才能硬起腰杆、板起脸来开展监督执纪问责。
当然,不是说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就能一劳永逸。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选出什么样的人?按规定,不能把纪检机构当作养老的地方,不能降格以求、搞照顾性安排,更不能“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要严格把关,确保选拔出来的纪委书记、副书记过得硬、立得住、经得起考验。二是选出之后怎么办?素质再高,如果缺乏监督照样可能沉沦。因此,选出了过得硬、立得住、经得起考验的纪检人员还不够,还应该强化全方位监督,让纪检人员有担当,不徇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曾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诚哉斯言!当前,反腐虽有成效,但官员不收敛、不收手现象时有发生,“不敢腐”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不能腐”和“不想腐”也远没有做到。有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队伍,有上下同心、其利断金的共识和勇毅,有不取得根本胜利不收兵的持续行动,我们终究能实现“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的愿景。
马彩搞起来了,中部就崛起了 2011-06-29 |
2013关键词评点 2013-12-31 |
朱健国:新老“四防”考 2014-05-14 |
王石川:湖北劫持人质案,该礼赞的与该反思的 2014-06-12 |
荆楚网:校领导还真的“破罐子破摔” 2008-11-10 |
新京报:秦玉海的“雅好”为何没早成反腐线索 2014-09-23 |
人民日报:让法治为现代中国护航 2014-12-03 |
胡印斌:“塌方式腐败”也是一种团团伙伙 2014-12-31 |
王石川:让官员堕落的不是爱好是贪欲 2015-03-25 |
王石川:让官员堕落的不是爱好是贪欲 2015-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