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齐 岳:中美对话从来都不简单
//www.workercn.cn2015-06-25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文化互认蕴含脉脉深意

  更为久远的感情一定建立在彼此共同认定的价值观念之上。利益的结合只能是短期而机会主义的。刘延东副总理说“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正是此意。

  中美人文高层磋商机制承载着重要任务,需要加强两国在教育、科技、体育等多方面的相互体认。美国自二战之后一直引领西方社会主流,自然有其“罗马意识”,认为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行事方法是最好的。这是“优等生”常有的感觉。所以当中国以迥异的姿态崛起之时,这样的感觉就会受到挑战。双方理念方面的分歧可能会导致在一些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

  所以,两国坦诚相见,承认分歧而又强调合作的应有之义,是要酝酿更多的文化情怀。

  在这一点上,两国政府所能做的并不像政治和经济领域那样如此具有决定性作用,而更多要依靠微观上的直接观感。自从上世纪初开始,中国赴美留学生就不断带来“科学”与“民主”的意识,客观上促进了现代中国的诞生。另一方面,一百多年来浙闽粤地区经由香港、南洋等渠道向美国输出的移民如今也构成了当地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互动过程中双方体会到彼此的改变,形成美好的印象同时留下负面的偏见。

  从逻辑上来说,一个人不可能在国内外呈现出文化特征截然不同的两副样子。国内的成长经历也决定了所有人对外接触时候的姿态。在华的美籍员工表现出强烈的上进心和高效率,使得美国企业在国内聘用的本地雇员也呈现类似特征;在美的中国工程师也有着良好的口碑,能够踏踏实实地扫清技术细节,也能够胜任整体性的工程创新,所以在美国西海岸吸引很多美国人的追随。这就是典型的文化扩散与互认。

  这一切的前提是两国对于和平、稳定世界环境的共同诉求。这才是双方携手走来的初心与基础。脉脉深意,将根植于此。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