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陈庆贵:不怕作秀闪腰被举报,只怕全民习惯被作秀
//www.workercn.cn2015-08-20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某市环卫工人向媒体反映,该市环卫局举行的2015“夏送清凉”活动,现场为60位环卫工人发放绿豆、茶叶、毛巾等避暑物品,待拍完照片后又将物品收回,称对这种“作秀”行为表示不满。(8月19日新华网)

  就事论事看,此事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应当说,“夏送清凉”之类活动也不是当地的首创发明,各地都在搞,似乎也不值得上纲上线。对环卫工人而立,虽然“大热天叫来就是为了拿着东西拍张照片”让他们气愤不爽,称如是作秀成分“冷了他们的心”。其实在我看来,毕竟有比无好笑比哭好。更何况,据当地环卫部门回应,之所以拍完照片后又将物品收回,是因为捐赠物品现场不够分配,只能统一收回加工以后再统一分配。非要挑主办方的不是,顶多只是宣传策划上有疏漏缺陷,似乎也没其他什么帽子可以扣得上,

  我的问题是,假如“夏送清凉”活动不是将物品收回引发不满,这件作秀小事会有人举报到媒体,进而成为新闻吗?

  当下,类似“夏送清凉”之类的活动可谓名目繁多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已近乎形成“四季歌”:春季春节前“送温暖”,夏季高温季“送清凉”,秋季开学前“捐资助学”,冬季严寒日“献爱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对此,在“正面宣传”“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正确理由和跟风口号下,作秀新陈代谢层出不穷,人们不仅对之司空见惯见怪不怪,而且习以为常配合默契。

  事实上,林林总总的作秀活动抽象起来审视,都是源于祖宗作秀的遗传基因繁衍,不同的只是,因了炒作新概念和新瓶装陈酒,致使“年年岁岁秀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客气地说,无论作秀换上什么花里胡哨的新“马甲”,其实质都是形式主义的旧花样或新变种。

  不奇怪的是,作秀对公共部门而言,非但实现不了提升自身形象的意图伦理,倒是不少作秀者“偷鸡不着蚀把米”,反而每每损及部门公共形象;对个人而言,无论是主动抑或被动成为作秀工具,都会让内心不爽。严重之作秀,甚至有不尊重个人隐私尊严之嫌。

  老实说,在一个全民崇尚金钱的社会,穷并非一件光彩之事,穷被人瞧不起,穷人谁也不愿将自己的穷通过媒体示众。早先有媒体就披露某地一个极端事例,某年春节前,一位土豪带着大米和色拉油等年货,来到一户残疾人门上送温暖,期间他非要让一对残疾人夫妇与其拍照登报上电视,以宣传自己作为慈善企业家的公众形象,当场被残疾夫妇断然拒绝,土豪一气之下,居然将年货原封不动地拉回。显然,土豪意图是想将救助对象作为他的广告道具,花小钱提升无形资产。此虽属作秀极端个例,但我请问,凡天下作秀者,又有多少不是“作在此而意在彼”和“罪翁之意不在酒”欤?

  近年来,高层改进作风的力度日益加大且层层递进,而一些地方以作秀为代表的形式主义温疫却依然变着花样发作,在我眼中,“夏送清凉”被举报只是作秀闪了一次腰罢了,不过是一代低概率偶发事故。我要说的是,不怕作秀闪腰被举报,只怕全民习惯被作秀。毕竟,前者只是低概率事件,全民容忍习惯默契作秀甚至享用作秀,才是作秀牛皮癣反复发作生生不息的生存土壤。是故,要让类似作秀真菌寿终正寝而不死灰复燃,不仅有待制度发力促使官员多做实事少作秀不作秀,更有待民众公民意识觉醒,自觉抵制大胆拒绝作秀。

  文/陈庆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