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当前,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是在基层治理中也发现,高压态势下,腐败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存,“四风”披上“隐身衣”、腐败钻进“青纱帐”,花样不断翻新,方式更加隐蔽。如何蓄积反腐后劲、保持反腐耐力,是一个必须面临的考题。
正风反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需要骤雨打荷叶的短期努力,也需要疏雨滴梧桐的久久为功。而基层的独特之处在于,县乡一级直接面对群众,没有中间环节与缓冲机制,这也启发我们思考,为了保持反腐的后劲与耐力,在制度建设之外,还应该注重从群众中汲取力量。
坚持群众导向,发挥群众“主力军”作用。反腐过程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时候惩罚贪官,群众感觉与自己关系不大,因此对反腐抱着置身事外的“看热闹”心态。问题症结就在于,反腐的过程并没有与维护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对此,我们在正风肃纪中要牢固树立群众导向,着重解决群众身边的“小贪腐”,矛头对准伤人的“小权力”,用获得感激发群众的参与感。
坚持开门执纪,发挥群众“千里眼”作用。干部腐不腐,群众最清楚,监督机制再完善,也不如群众的眼睛无处不在。因此,为了激发群众的监督积极性,实现监督关口前移,我们畅通“来信、来访、来电、网络举报”四位一体的信访举报渠道,打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综合工作平台,让百姓的呼声畅行无阻,用畅通性提升群众的积极性。
坚持阳光反馈,发挥群众“评判员”作用。有公开才有公信,有透明才有清明。坚持群众标准没问题,但是如何让群众看得见、信得过?这就需要用事实解开谜团、以公开塑造公信。我们推行阳光反馈,就是将调查处理结果予以公开,让党员群众来共同参与,就自然能够对捕风捉影的问题进行澄清,用透明度增强群众的满意度。
如果说从严治党是一场永远在路上的“赶考”,那么人民群众既是命题人,又是监考人,还是打分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有没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能不能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绝不是简单的方法论问题,而是直接决定着反腐的成败。
(作者为湖北省英山县纪委书记)
长江日报:“万民伞”下的尴尬 2008-12-03 |
长江日报:“万民伞”下的尴尬 2008-12-03 |
知 风:书记的“羊羔体”不该成为替罪羔羊 2010-10-22 |
“万民伞”背后的尴尬 2008-12-03 |
周虎城:不完美的善政也仍然是善政 2011-03-23 |
殷国安:找举报者“劝和”有悖纪律须纠偏 2014-02-12 |
严 力:种好监督“责任田”才能防治蚁贪 2014-12-22 |
人民时评:对轰动一时“郴州窝案”的思考 2008-11-27 |
人民时评:对轰动一时“郴州窝案”的思考 2008-11-27 |
秦百川:“整死县委书记”,谁人如此嚣张? 2015-07-2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