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漫画评论-正文
为何总有人爱“联想‘打虎’”?
王甄言
//www.workercn.cn2015-11-13来源: 东方网
分享到:更多

  1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谈艾宝俊吕锡文相继落马称,在反腐败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打虎”也透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一份“战报”值得研读的信息有很多很多,不要迷恋于对时间、地域的浮想联翩、生搬硬套上。(11月12日《中国新闻网》)

  不知从何时起,坊间乃至舆论爱对“打虎”问题进行“联想”,比如说“星期五坐等‘打虎’消息”,掰手指头看哪些省份还没有发现“老虎”,巡视组又去了哪里,等等,无非是希望从“打虎”的行动和部署中找到“规律”、发现“逻辑”,而且,每次有人抛出这种说法,都会成为舆论和坊间讨论的热门话题。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公众非常关注反腐。其次得承认,这是舆论和坊间对“打虎”战果的肯定和对反腐败的热切期待,所以,对反腐“战功”津津乐道,对贪官落马感到欣慰,对重塑清明政治风气充满信心,对中央的反腐决心感到满意。但同时也夹着其他一些不可否认的个人猜想和娱乐化分析,总自认为找到了破解了中纪委“打虎”的规律,破译了“打虎”的密码,觉得自己有过人的洞察力,不知不觉心头有些沾沾自喜,并大肆宣扬。

  其实,不论是媒体的解读,还是网民的分析,不论是专家推理,还是坊间揣测,对“打虎”的“联想”,很大的成分带有哗众取宠的意味。对媒体而言,要的是点击率、收视率、发行率等,希望自家的分析能点中穴位,从而显示“本媒体”的分析预测能力,进而为媒体收获更多利益;对网民而言,大概是调侃的成分,为舆论加点料;对专家而言,或不某寂寞,迎合舆论的喧嚣,或想博出名、博出位,装腔作势;对坊间而言,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聊以打发寂寞的时光而已。

  当然,不排除有的人被中央“打虎”的阵势所吓倒,不知道“未来走势”如何——而恰恰有的人可能“屁股不干净”。虽然暂时没有查到其头上,但其心里却已经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战战兢兢,坐立不安,希望揣度一下中央“打虎”到何时为止,然后好选择“路径”、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他们不外乎这样想,假若一直保持高压态势,有可能选择缴械投降,争取主动和宽大处理;反之,则会博弈到底。所以,反腐不能歇息。

  联想“打虎”,有娱乐成分,更有对反腐败的试探和刨根问底,希望知道中央反腐败的底牌到底是什么。这凸显了某些贪官的内心焦虑,也折射贪官仍在博弈。但这种想法已经过时了,一则,当下反腐败的口号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永远在路上。”二则,当下一边不遗余力地“打虎”,一边抓紧制度建设,正在按照“减少存量、遏制增量”的设想前进,没有停止,也不会停止,任何博弈反腐败的“幻想”都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奉劝那些还抱着侥幸心理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否则,等见了棺材之后,后悔晚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