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北京给自己的人口总量限定了一块天花板——2300万。其实,就北京少得可怜的水资源而言,2300万都嫌多了。这个天花板能不触及,当然是最理想的。
至于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就不那么好测量了。北京市说要控制在2300万以内,决心很大,公众却没有这么乐观。且不说,北京历年来提的控制人口的目标到底实现过几次,就眼下而言,距离天花板也只有一步之遥了。去年已经是北京“十一五”以来增量最少增速最慢的一年了,可常住人口还是增加了36万,以这样的速度,从现在的2151万到2300万,仅仅只需要5年时间。这么多人口,这么快的膨胀速度,不控制肯定是不行的,都已经从遥远的湖北丹江口水库往北京输水了。
客观地说,北京人口的增加有其必然性,那么多中央部委,那么多央企,那么多高校,不说别的,光一个优质医疗资源,就不是别的城市可以比的。又是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又是经济中心,北京的人口怎么可能不多,优质的资源吸引着优质的人才,优质的人才又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集中,大家一起构成了北京城市强大吸引力的一部分。
这跟自然环境关系不大。在自然环境、人类居住条件远比今天恶劣的古代,也一样没能阻挡住长安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北京有限的水资源、捉襟见肘的生存空间恐怕是无法说服大家不去北京的,下行政命令更难奏效,你难道可以允许一部分人能去又禁止一部分人去吗?尊重公民的迁徙自由,是大势所趋,即便是北京,也很难在这种洪流面前筑起篱笆。
北京的巨大人口总数,是被某种特殊的养分滋养出来的,就像深圳短短三十多年跨入一线城市行列,都是规律使然。去深圳是为了实现梦想,去北京的人同样也是为了实现梦想。所不同的是,深圳有草根的本色,北京却更多些权力的影子。因为权力的集中带来了资源的集中,又因为资源的集中带来了人口的集中。这种养分得到控制,自然就失去了膨胀的可能。诚心减,一定有办法,三心二意,难免会做无用功。北京的四周不是有那么多嗷嗷待哺的城市吗?它们距离北京并不远,修条地铁轻轨就能到的距离,既能享受首都的优质资源,又能享受低得多的房价,没理由一定要在五环线内呆着。地铁修过去了,资源能不能跟过去呢?医院学校总不能按兵不动吧,这都是人口之所以留在北京的理由,光修路恐怕于事无补。可是这些年来,通往四方的地铁轻轨修了几条?中字头的企业又迁出多少?行政职能又分流了多少?
减人口就一定得减负,减掉压在首都身上那些沉重的负担。这种减负恐怕也不是小打小闹能做到的,要减就得大刀阔斧地减,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其实北京想要的别的地方也想要,北京不想要的,别的地方也很难接纳,污染企业,赶到哪都不受人待见,而好的资源在哪都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就看北京如何作出取舍。减就要付出代价,不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恐怕又会白忙一场。
贪污不能怪“天花板” 2009-12-11 |
方舟子最近顾不上了 2010-10-12 |
顾网闻之 2011-11-24 |
断裂的“保障” 2011-12-13 |
兰考火灾警示社会管理短板 2013-01-15 |
易艳刚:“霾祸”京城提醒重新审视烟花燃放 2013-01-30 |
殷国安:取消罚款上限治污才有力 2013-07-26 |
旅事评说:增加黄金周,缓解民众长假渴求 2014-10-19 |
胡宇齐:让高精尖支撑“北京创造” 2015-11-13 |
旅事评说:增加黄金周,缓解民众长假渴求 2014-10-1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