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可以肯定地回答(反腐对经济)有影响,但是正面的、积极的影响。”8日上午,被问及如何看待“反腐拖累地方经济”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如是说。(3月9日中国新闻网)
事实上,对于“反腐拖垮经济”这类论点,其本身的出现并不突兀,特别是自十八大以来,反腐工作在全国如火如荼展开,中央“八项规定”掐断了各类公款违规消费的命脉,有关行业瞬时遭遇“寒冬”,所谓“傍官经济”遭受冲击自然难以避免。从酒店、会所以及高档烟酒礼品,常见各类报道言尽商家艰辛,坐着赚钱成为历史,风光的老板们也被迫外出“跑业务”,直白些说,就是原本擅于此类消费的“那群人”不见了。
不可否认,反腐对于经济而言,出现一种暂时“拖累”现象是确实存在的,新闻报道有目共睹、商家的苦水淹没了公众,失去了公款消费这一“主力军”;同时,在三公经费管理及使用层面,一些原本合理合规的消费用途,如今也受到严格限制,从这个角度来讲,反腐倡廉将个别领域的经济轰成了炮灰,有了一段无所适从的“空档期”。然而,不论这种不正常的经济增量带来多少可观收益,就其本质而言也丝毫不值得依赖。
深究根源,这类“降温”本身就是一种正常现象,高速档在平地走惯了,遇到爬坡怎能不减档?不少财政官员和资深专家早有论断,反腐败拖垮经济是个板上钉钉的伪命题,反之一些别有用心者,怀揣另类“担忧”,甚至主张一定程度的腐败于经济有益,何其可笑。其实,秉持“反腐拖垮经济”谬论者,看到腐败带来的“渔利”,却难见其背后所成危害,“两会”期间,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直言,“腐败是严重破坏经济健康发展的毒瘤”,高档酒店的热闹和9个贫困县的财政总收入相比,孰轻孰重?礼品烟酒的畅销与2015年全国3.6万起查处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相比,孰轻孰重?骄奢浪费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比,孰轻孰重?
腐败式经济,无非是一种缺乏制度监管的“简单粗暴”模式,其贻害在暗处、伪装在明处。而反腐造成的短期“损失”,恰恰是亟需转型、有待根治的病患,但长期来看,却是一种自清自净、换挡提速的良招。诚如一些媒体所言,“反腐不是中国经济的减速剂,而是加快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催化剂”。经过一段时间提质增效,愈发公平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参与者更多、市场动力更高的效率必然要被激活,原本脆弱不堪、依赖度极高的发展方式,也将渐渐打造出坚实的抵抗力,使之成为一种科学的、可持续的细化模式,良性渐显。
对于“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一类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便曾断言“不正确”,然而有一点值得警醒,假若反腐浪潮始终铿锵有力,却缺乏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和长效机制,甚至仍然对以往不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念念不忘,手段不硬、力度不强、速度不快,该有的升级转型迟滞不堪,如此便真让秉持谬论者笑话了。
壮士断腕以全质,该治的病还得治,力斥“腐败拖垮经济”一类的谬论,就需用事实说话、用实效反驳,退一步讲,若是连一方经济都要靠腐败搞上去,垮了就垮了吧……
新华网:应引导巨量炒房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2010-04-27 |
何 成:房产税,猛药还是奶酪 2010-10-09 |
长沙晚报:治理矿难需要下一剂猛药 2009-11-23 |
网声 2012-12-27 |
王海林:巴西经济现滞胀之困 2013-05-02 |
中国证券报:给高房价顽疾下一剂猛药 2009-12-07 |
李 芗:央企“叛徒”揭了合理腐败的疮疤 2014-09-04 |
中国证券报:给高房价顽疾下一剂猛药 2009-12-07 |
张永琪:算损失账不妨认真倾听 2015-01-14 |
不能说走就走 驴友需备案 2015-11-1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