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3月27日晚,广西南宁市《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直播现场,面对曝光的公务员上班炒股斗地主、有车一族入住廉租房、盖一次公章“收费”2000元等问题,多名市民嘉宾当场激动抨击指责,其中一名市民还给到场的县委书记们送上“苍蝇拍”,期盼这些官员能严惩腐败以正风纪。(3月28日 中国新闻网)
电视问政不是新鲜事物,但每次问政的现场,都能问出新花样。比如,在武汉的问政会上,群众送区长一个“水泥橘子”,要区长“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吃”;温州的问政会上,不满修路速度的市民代表,送给鹿城区副区长一只蜗牛玩偶。而此次,市民给县委书记被送“苍蝇拍”,无疑是行为艺术的又一个变种。群众借此表达对基层腐败问题频发的不满。
电视问政何以“创意不断”?一是缘于电视问政不设台本,不屏蔽问题,问政中群众可自由发挥。真实的场景,真枪实弹的“问症”,当然容易激活群众的想象力,擦出火花。更重要的是,面对共性的问题,群众只有问出新意,才能引发媒体关注,倒逼政府整改。比如,同样是政府办事效率低,群众第一次颁发“蜗牛奖”,会引来全社会关注。但假如各地都在电视问政中颁发“蜗牛奖”,还会引发关注么?因此,群众只能头脑洞开,研究新的行为艺术,引发关注,形成倒逼的力量。
可见,电视问政“创意不断”的根源是问题依旧——行为艺术虽是新的,但反应出问题却是旧的。以本次问政为例,群众的诉求并不新。无论是村委会私设修路“捐助费”,官员克扣“猪保险”,还是相关部门不作为、慢作为,廉租房小区违规出售,都是在其它地区电视问政频繁出现的老问题。但假若,群众拿不出送“苍蝇拍”这样的新行为艺术,那么这些旧问题,就可能不被关注,不能倒逼政府整改。
但问题是,不断用新的行为艺术,去挑战旧的问题,只能令问政难度逐渐增大。试想,同样是污染的问题,第一次只需“红红脸”,就能治愈。第二次则要拿出污染水,才能让公众有感。而第三次必须要让官员尝一尝,才会引发关注。以此类推,后开展电视问政的地区,只能研发新的行为艺术,才能引发关注。如此恶性循环,老问题的整改,会越来越难。
电视问政,不能总是翻新行为艺术来追打老“蚊子”。要改变这种窘状,政府部门一是要主动而为。电视问政,看点在台上,功夫在台下、在平时。相关部门只有将平时的功夫做好,真正的为民服务,才能不发生问题,让群众满意。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联动的整改机制。电视问政,很多问题都是共性的。对这些共性的问题,主管部门应该拉出清单,让各地共享。如此,一地问政,多地整改,化解问题于无形,岂不更好?
盘点:2010年十大焦点评论 2010-12-27 |
大 林:“套路”不是问政的目的 2013-07-09 |
期待电视问政的常态化效能化 2013-08-01 |
梁宇广:为“问政”和“质询”点赞 2015-02-03 |
电视问政的喜与忧 2015-07-23 |
朱珉迕:“电视问政”与“能上能下” 2015-07-30 |
云 舒:莫让电视问政止于“红红脸” 2015-09-21 |
霍计武:让“电视问政”变成“百姓的问政” 2015-11-30 |
西 湖:动真格为电视问政戴上“紧箍咒” 2015-12-31 |
焦一帆:电视“问政”别搞成“秀政” 2016-01-1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