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林如鹏
//www.workercn.cn2016-05-23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不但体现了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更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体有三点体会:一、哲学社会科学关乎中国的改革前途和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国家强盛不仅体现在经济和军事实力等硬实力层面,也体现在观念、文化、创新力、国家形象、国际制度参与等软实力层面。因此,能否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上,习近平提出了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眼光。他强调,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只有在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审视,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当下中国社会转型的复杂历程与历史意义。但也正是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才能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二、指明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路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特色、风格。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一坚持、三体系”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直面中国问题,同时借鉴一切先进研究经验和方法,解决中国问题指明了发展路径。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以中国问题为核心,吸收西方的研究方法与成果,既要避免学术殖民又要防止闭关锁国,这样中国的研究也会为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造新的研究范式。

  三、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需要构建完备的人才体系和活跃的学术氛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完备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既要包括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也包括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良好的学术氛围是支持他们积极工作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