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清理僵尸网站:关停容易,重建难
朱昌俊
//www.workercn.cn2016-08-12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近日,最新的政府网站抽查成绩单亮相。2016年第二次全国政府网站抽查情况显示,大部分政府网站逐渐告别“僵尸”“睡眠”等问题,总体抽查合格率达85%,高于第一季度的81.5%.其中,今年以来共关停6718家政府网站,县级以下占93%.(8月11日《人民日报》)

  去年3-12月,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一次政府网站普查行动。今年国务院办公厅的抽查,是对各地政府网站整改情况的一次检验。从结果来看,合格率由第一季度的81.5%上升到85%,显示出“好转”的迹象。然而,这一进步的背后,却仍有高达6718家政府网站处于被关停状态。关停数量多,体现出治理的力度,但关停本身并不是治理僵尸网站的目的。

  按照相关要求,政府网站必须有专人负责信息内容建设和维护工作,没有人力、财力保障的基层网站,则要予以关停,迁移到上级政府网站技术平台统一管理。目前已有不少地方部门尝试通过集约化建设解决“重建轻管”问题,简单说就是整合。在不少基层地方,确实因为人力和财力保障的不足,导致网站“僵尸化”,这个时候予以“整合上移”是不错的办法。但正如有专家所言,“办好政府网站是各级政府的必修课,为逃避检查而关闭网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于这种现象,也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客观而言,当前我们的政府网站数量已经不算少,质量才是大问题。那么,整治的重心也就应该放在提升以政府网站为载体的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上来。建政府网站,对于一些基层政府而言,确实面临着资源上的压力,但更关键的可能还是信息公开理念的滞后。要知道,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的选择已日趋多元,比如政府热线、各式社交平台等。而一些地方在政务热线和网站、社交平台的建设上,还采取了外包等市场化形式,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在用户体验上也更有保障。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政府信息公开的意愿上。

  可以说,清理僵尸网站,关停容易,重建才是真正的难事所在。毕竟,是否有网站,网站又是否能保持更新,这些都仍是个“形式”上的问题。关键是,是否有货真价实的内容,公开的信息是否充分对接了民众的诉求和知情权,又是否能在公开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可以说,此次全国政府网站的整治,虽然直接指向的是政府网站,但实质考验的是政府的为政理念与信息公开的意识与能力问题。

  政府网站建设得如何,当然可以作为观察政府信息公开状况的一个重要窗口,但在当前的信息技术社会,已经越来越变成不是“唯一”的指标。很多时候,往往在一件事上的信息公开没做好,就可能酝酿成巨大的政府公信力危机,这在很多事件上已有教训。一个有最大诚意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部门,自然会善于利用一切最能方便民众的方式,去保障民众应有的知情权。因此,清理僵尸网站之后,要重建的可能不仅仅是能确保更新的“合格”的政府门户,而更应是一套能满足社会信息需要的政务信息公开系统。

  应该公开、必须公开的,是否真的能够及时向民众公开?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是否有常态化而有效的渠道?而知情权得不到满足,民众又是否有通畅的申诉机制?这些其实是隐藏在政府“僵尸网站”背后的真问题所在。而这些,已然比当前对政府网站的普查、抽查和关停整顿,更需要全方位而持续的制度革新与观念改良。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