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欣闻“要将‘官话’翻译成大白话”
于文军
//www.workercn.cn2016-09-21来源: 大连日报
分享到:更多

  记者日前从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河南省行政机关政策文件解读实施办法》出台,要求省级行政机关出台的“红头文件”,要将“官话”翻译成大白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群众关心的事情讲清楚。(9月19日《人民日报》)

  “红头文件”政策性强,通常要用严谨严肃的语言来表述,以保证其表达意思的准确性,做到不走样,避免误读或引起歧义。不过,这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即让基层百姓感觉“高大上”、“生冷硬”,“不亲切”“缺乏人情味”,因而,即使是亲民的“红头文件”也因为其前述表达形式上特点而被基层百姓敬而远之,这势必影响了“红头文件”的传达效果,可谓遗憾。因此,河南省对省级行政机关出台“红头文件”的表述要求不是小题大做而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就其直接意义来讲,将“红头文件”里“官话”翻译成大白话,与群众尤其是基层群众的语言表达直接接轨了,会让群众了解得更明白。从深层意思上讲,将“红头文件”里“官话”翻译成大白话是机关干部转变文风、转变工作作风、联系群众的必然要求。本来,用大白话宣传表达政策是我们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一些重要而著名的文章或演讲都用了脍炙人口的大白话,很有感染力,让人印象深刻,几十年都不忘。遗憾的是,这一传统后来慢慢被淡化了。曾几何时,在一些机关及其干部眼里,似乎用了大白话就降格了,不像“红头文件”,体现不出水平;好像让读者或听者感觉“高大上”、“生冷硬”甚至“晕乎乎”的,才有水平,因此,一些机关出台的“红头文件”开始脱离群众了,似乎下决定要让受众听不懂看不懂。这就是脱离群众,受到群众的诟病。现在,该纠正了。

  对一些机关及其干部来讲,将“红头文件”里“官话”翻译成大白话还真不那么容易,非得下一番工夫不可,要完成这一转变可能很痛苦。官话说惯了,说大白话可能不习惯甚至不会说,这就得哈下身子,虚心拜群众为师,学习群众的语言及表达习惯。从这个角度看,看一个机关及其领导干部是否善于密切联系群众,还可以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即看他们是否善于将“红头文件”里“官话”变成大白话,是否善于用大白话来写稿子或说话。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