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滚动-正文
德国 克服“城市病”,推进“再城镇化”
黄发红//www.workercn.cn2014-01-23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开栏的话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其他一些国家也都经历了城镇化的历史过程,它们遇到过怎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其中有没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国外城镇化系列报道,期望以此提供一个了解国外城镇化的窗口。

  近年来,德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是,迁往以柏林、汉堡、法兰克福、科隆、斯图加特、慕尼黑等大城市为核心的地区。据2012年柏林市城市规划局统计,2011年柏林人口约为350万。规划局预计,到2015年,柏林市人口将达360多万。而在这期间,德国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

  “过去5至10年,再城镇化的趋势在德国非常明显。”德国城市研究所所长马丁·苏·奈登告诉本报记者,“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促使人们做出这种选择的重要因素。”

  上世纪70年代城镇化高峰时,环境交通恶化曾使人们逃离城市,到周边寻觅清静

  相比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德国人现在重新涌入大城市的速度要慢得多。这与德国早已结束传统的城镇化有关。

  伴随着德国19世纪末的工业化进程,德国城镇化发展启动,并逐步建立了大城市、中小城市和乡镇村较为协调的发展格局。上世纪70年代,德国城镇化达到阶段性顶峰。城市人口激增、居住条件不理想、交通拥堵、环境质量差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并驱使人们离开都市的尘嚣,到城市周边地区寻觅清静。德国城镇化由此也经历了向郊区发展的阶段。

  时过境迁,德国的城市眼下又开始焕发活力。便利的生活、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好的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再次吸引人们迁回城市。

  柏林工业大学大都市研究中心城市研究专家克劳斯·布拉克教授指出,一般而言,人们越不受地点约束,思想上越自由,就越趋向于聚集在城市。互联网、电子邮件、手机等现代通信技术出现之后,曾有专家预言,地理位置不再成为限制人们的因素,在哪里生活“都一样”。然而,现实发展却走向了另一面,人们反而更倾向于聚集在城市生活。布拉克认为,这是因为城市生活更能给人一种活在当下的归属感。另外,城市生活也能更好地把工作和生活结合在一起。

  “生活质量是驱动人们选择在城市还是周边地区生活的重要因素。”奈登说。上世纪70年代德国大城市普遍出现“城市病”,城市周边地区更好的自然环境、更低廉的居住成本,吸引人们离开城市。在郊区拥有独栋小楼、让孩子在自然怀抱中成长,成为当时人们的生活理想。汽车的普及,也为这种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人们过足“自然瘾”后,城市里日益便利的医院、学校、购物中心以及剧院、电影院、体育馆等文化设施,促使人们再度选择在城市居住生活。生活在郊区,不管上班、送孩子上学还是购物、运动,都要开车。“别的不说,时间成本就越来越高昂。”奈登解释道。

  这一过程是在城市发生悄然变化的同时发生的。因为污染工业逐步外迁、公园和绿地增加,城市的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自然环境不再是乡村的专利,在城里也触手可及。合理的城市发展布局和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拓展,增加了城市的承载能力。

  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良好的自然和休闲环境也是城市魅力的重要体现

  “城市的优点越来越明显。”奈登说,“城市集中的教育资源、更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被年轻人看好。”德国联邦建筑、城市与空间研究所研究发现,城市就业市场的繁荣以及高等院校的存在,是吸引人口的重要因素。这个研究所调查的德国近10座核心城市中,18—29岁的年轻人是城市新增人口的主体。调查还指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周边的自然和休闲环境也是其魅力的重要体现。

  奈登认为,城市对老年人和家庭都有吸引力。随着德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留守在乡村的老人也逐渐发现乡村的医疗和购物等条件都不如城市,无人照料的老年生活十分困难。因此进入城市成为明智选择,而且离子女也更近。城里的幼儿园、儿童游乐区、剧院、电影院、体育馆等配套设施齐全且方便,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许多家庭也越来越感受到城市的优点,重新迁入城市居住。

  保持城市吸引力,关键是保障生活质量,还要与人们生活理念上的变化相吻合

  人们回流城市,势必对城市承载能力造成新的压力。目前,德国大城市房价连续上涨,已经引起民众不满。“越来越多的人回到城市生活,城市能否继续保持现有的生活质量,十分关键。”奈登说。为此,许多城市都在加快住房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柏林市内就有很多工地正在建设之中。目前,德国一些大城市可以利用城市废弃用地、工业外迁形成的土地,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奈登认为,按照城市的特点,进行长期的综合城市规划十分重要。例如在规划住宅时,要考虑保障中低收入者的权利,为他们提供负担得起的廉租房。

  城市生活的质量,还要与人们生活理念上的变化相吻合。奈登介绍,德国在城镇化过程中曾经历过让城市适应汽车的发展阶段,但目前在很多欧洲城市,让城市适应自行车成为流行趋势。骑自行车上下班不仅绿色环保,还可以让人无需制定运动计划就达到每天锻炼身体的目标。

  但城市的建筑用地总体而言有限,因此,在考虑城市发展的时候,还要有“区域眼光”。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经济和产业以及资源特色,区域的发展要符合当地特点。“从根本上说,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构成这个地区吸引力的关键因素。”奈登表示。

  更多的人进入城市,必然造成周边地区人口减少,出现空心现象,这样的情况在德国一些地区也存在。奈登认为,这很自然。德国联邦政府也在考察如何应对这种发展局面,并尝试了多种办法。“通过投入大量资金把人吸引到这些地区的做法并不明智。”奈登说。是否要介入一个地区人口流失造成的空心化发展,要看整个地区的发展条件和前景。政府要做的首要工作是保障留守在这些地区人们的基本生活。

  奈登表示,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也增加了城市的吸引力。这两大发展趋势让世界更小,联系更紧密,而人们的眼界也更为开阔,人们更愿意从小地方走出来。社交网络的发展使人们沟通更加便捷,生活更加丰富。社交网络本身虽然是虚拟世界,但它反映更多的是城市生活,因此城市尤其让年轻人向往。

  布拉克表示,除了城市生活,城乡结合的“双重生活”也在悄然流行。相应的度假房市场也随之火爆。在城市工作生活,享受城市的现代节奏,周末和假期去郊区乡下的度假房,成为人们放松休闲的最佳模式。

  (本报柏林1月22日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