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5月14日,由安徽省社科院、省社科联、安徽大学、安徽省庄子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庄子与现代文明价值”学术交流会在安徽蒙城举行。来自国内外20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60多名专家学者分别从庄子哲学、庄子思想与生态文明、庄子与健康人生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在庄子哲学方面,安徽大学钱耕森教授认为,庄子提出的“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出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万物生”的观点推进了“大道和生”学;史向前教授认为,庄子最早提出“工匠”一词,著作中有许多工匠形象,“工匠精神”与道相通,即化技为艺、由艺进道。淮北师范大学的盛菊副教授认为,庄子突出大道“自然”的特性,指出人应该顺应自然本性,安时处顺。上海大学朱承教授则从庄子的《应帝王》篇来剖析庄子的政治哲学思想与处世之道。在庄子思想与生态文明方面,蒙城中医院的刘勇医师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认为保护生态环境是一种道德理想。安徽大学王国良教授认为,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反对片面强调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对矫正现代工业文明破坏自然的弊病有重要意义。合肥工业大学崔景明副教授认为,道家的生态伦理智慧包括生态自然观、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规则等三方面内容,其核心思想可用来指导城市低碳经济建设。在庄子与健康人生方面,山东大学沈顺福教授认为,庄子的人性论是感官的、经验的、材质性的人性论,以气为主要形态,后来发展出养生、养气、养形的学说。安徽大学陈广忠教授通过解读庄子“缘督以为经”“至人呼吸以踵”,探讨了庄子的养生术;陈红副教授提出,庄子提倡的处世之道有助于现代人摆脱焦虑浮躁的心理,具有治疗性价值。
与会多数专家学者认为,“顺应自然”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学术界要对庄子的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适应并服务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建设。(王国良,安徽大学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庄子》“之”证明庄子非楚人 | 2014-02-11 |
中华文明的曙光 | 2014-02-11 |
“野马”是什么意思? | 2014-02-11 |
中华元典精神 | 2014-02-11 |
乡村儒学:重建温情的乡土中国 | 2014-02-11 |
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创新发展 | 2014-02-11 |
构建儒学共同体 | 2014-02-11 |
康有为与谭嗣同的国学观 | 2014-02-11 |
三论“新子学” | 2014-02-11 |
为何“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 2014-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