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在共和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华能莱芜电厂也是喜事连连。
2018年9月19日,本年度“亚洲电力奖”颁奖典礼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办,当主持人宣布莱芜电厂2×1030MW二次再热机组获得亚洲电力奖2018年度燃煤发电项目金奖时,台下爆发出一阵热烈掌声,这是今年我国首个获得该奖的火电机组项目。
其实,2018年,莱芜电厂还有一串引以为傲的成绩:5月,莱芜电厂百万机组工程荣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6月,莱芜电厂7号机组荣获中电联1000MW级超超临界湿冷机组AAAAA级(一等奖)和1000MW超超临界湿冷机组供电煤耗最优奖;11月,莱芜电厂百万机组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
四十载春秋更替,四十载星转斗移。改革开放40年来,华能莱芜电厂走过了一条由辉煌到衰弱,由衰弱到“中兴”,由“中兴”再到辉煌的发展历程。这是一部披荆斩棘、迎难而上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奋斗史,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的缩影。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历史应当铭记,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近半个世纪前的1970年。为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中央和山东省决定在莱芜兴建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厂址就定在莱芜南部曾为古战场的吊鼓山下一条狭长山谷中。
历经6年艰苦奋战,万人建设大军在荒山野岭上安营扎寨,劈山头、开河道、修公路、筑铁路,硬是把昔日的大山劈去了一半,凿了一条河,像镶牙一样把3台机组安在了一点点抠平的山基上,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具有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双水内冷等先进技术的3台12.5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莱芜电厂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全山东省单机容量最大、总装机容量最大、发电量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火力发电厂,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地处偏僻山区的莱芜电厂,一直是全山东省发电厂中生产条件最差,生活条件最苦的一个。有句顺口溜描绘了当时景象:“山高石头多,纵贯一条河,出门坎坷路,宿舍在山坡”。
在艰难维持3台机组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要同干旱和洪涝灾害作斗争。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战胜旱魔,“莱电人”打深井,拦河水,上马了柱塞泵除灰系统,铺设了雪野水库至厂区的引水管道,让生产生活用水有了保障。1990年7月17日深夜,南部山区突降暴雨,肆虐的山洪涌入厂区,机组被迫紧急停运。数百名职工在厂门口挽成人墙,阻挡汹涌而入的洪水。洪水退后,职工们冒着酷暑昼夜清淤排水抢修设备,连续奋战30多天,恢复了正常发电。
在“十年动乱”中建成的这座“小三线”火力发电厂,由于设备、制造方面的先天性缺陷,机组达不到额定出力,设备故障频发。面对困难,“莱电人”不断开展设备综合治理改造,大打设备翻身仗,狠抓安全文明生产,1993年被原能源部授予“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企业”,2000年实现了“创一流”目标。
生死关头 破釜沉舟
就在“莱电人”为获得“省级一流电力企业”欢欣鼓舞的时刻,却不得不品尝“骨肉分离”的滋味。正在兴建的新厂(现在的华电莱城电厂)要从总厂中分离出去。三次分流,大量技术骨干都支援了新厂,留守下来的“莱电人”则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振兴企业的重任。“当时新厂工作、生活条件好、收入高,老厂职工挤破脑袋都想去。分流后,年轻大学生、业务骨干都去了新厂,有的班组一共20人,结果走了10多个。厂里挨家挨户做工作,总算让职工队伍稳定下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经历过分流时期的莱芜电厂现任党委书记朱振涛这样说道。
世纪之交,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莱芜电厂这座当年的“小三线”备战电厂,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
“要为困难想办法,不为困难找借口。”2003年,“莱电人”抓住国家鼓励发展热电联产的机遇,确定了扩建两台33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实现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思路。
谈起当年的二次创业,现任莱芜电厂副厂长的尚宪军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跑项目核准那段时间,当时的厂长刘杰天天都是济南、北京、莱芜3个地方连轴转。白天从济南赶到北京协调项目,晚上又得急匆匆往回赶,第二天一早又要参加厂里的生产调度会,下午又赶到上海联系设备订货,可把他忙坏了!” 2007年8月28日,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两台33万机组项目从立项到投产仅用了5年时间,莱芜电厂顺利迈过生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