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簸着,颠簸着……
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火车站出来,坐1个小时的汽车到达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八面通林业局,再继续坐1个小时车从柏油路走成土路,到达枯河沟营林管理所,然后是将近半个小时的、只能勉强通过两台车的山路,不知道颠簸多少次之后,到了。
“顾忠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就在眼前,彩钢搭建而成,静静地立于群山环抱之中。
种参创业聚人心
顾忠国1985年开始在枯河沟营林管理所的参厂工作。彼时,他所在的管理所利用多种经营用地改良种参,因为效益不佳,多年前参厂倒闭后已经无人从事这项工作。
然而,随着木材砍伐量的不断减少,尤其是国家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之后,黑龙江省林业工会开始带领职工寻找新的创业创新点,八面通林业局也不例外。
曾获得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的顾忠国和其他几个一直坚持养参的职工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经过调查研究,工会决定将种参作为带动职工收入增长的突破口。
“当时的条件真是有限啊,就拿我们参地旁边住的房子说吧,反正是蛇多了耗子就能少点儿,要想让蛇少点儿耗子就多了。”顾忠国笑着回忆说,“外边下雨,屋里滴答。”
见到顾忠国的时候是傍晚,眼下正值秋收时节,每天下午4点半开始他都要给来他参地里干活的人结算当天的工钱——一张张100元钞票从他的手里发出去。
这些干活的人当中,有不少人就是当地的林业职工,通过种参,不少职工们找到了一个新的门路和营生。
养参带头赢人心
人参的种植最快也要6年一个周期,生活本就紧紧巴巴,职工不敢轻易投入这一行业。
八面通林业局工会副主席史衍成介绍说,经过调研,工会决定让劳模创新工作室先行先试,然后带动职工共同走上致富路。2014年,工会通过资金投入、政策争取以及协调上级工会和同级党委、行政部门支持的方式,通水、通电、修路、翻盖房屋,顾忠国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了。
山沟里的工作室的作用不仅仅是示范,更重要的还有引领。工作室成立后,打破了原有的一家一户模式,所有的参田都要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分红。
这样一来,过去的“你家的垄沟,我家的垄沟”都变成了“咱们的垄沟”,就连外聘的技术员每年工资的一半以上也都不是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而是作为股本投入其中,一直到若干年后人参产出销售后才能结算。
一系列的政策加上劳模的带头作用让职工逐渐有了信任感。
一户、两户、三户……参与养参的职工日渐增多。在此期间,八面通林业局工会也不断地添柴加火,争取政策、协调资金、召开现场会……一系列措施让顾忠国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有他们在前面带头我们都放心。”八面通林业局职工于国江说。
卖参致富添信心
虽然还未到人参全面收获的年头,但是,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卖人参籽儿已经让参与其中的职工尝到了甜头,尤其是一些大品牌药企的上门拜访更是增添了大家的信心。
从2014年至今,已经有18户职工参与其中,即使没有入股参与养参的职工现在也得到了好处,无论是春季的播种、扣棚,还是夏季的除草、抚育,包括秋季的收获,最多的时候一天能用工达到200人。
枯河沟原本有百十来户人家,后来因为林区收入减少,人员大量外流,最终就剩下40多家。“现在我看,一早一晚至少得有80多家烟囱冒烟了。”顾忠国说,林区人起得早,夏天用工忙的时候,早上四五点钟就有招工用的车辆“突突突”地在职工居住区转悠。
种参的前景越来越被看好,但如何避免好人参卖个“白菜价”,成了八面通林业局工会思考的又一个问题。
去年末,借着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开展全员电子商务营销活动的东风,八面通林业局工会在顾忠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又成立了电子商务劳模创新工作室,省林业工会在平台建设过程中提供15万元资金支持,今年还将支持20万元。这个平台现在也有专人在负责打理销售工作,让劳模们更加专注于参的种植,减少后顾之忧。
史衍成最近专门赶到沈阳的一家包装公司,研究产品的新包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双十二”、年货大集等消费热潮。
从八面通林业局开车5个小时到哈尔滨,转乘高铁两个多小时后到沈阳。见客户,第2天再原路返回,一路奔波,马不停蹄。
“我们给参起了100多个名字。”史衍成说,最终他们选用的产品名称叫“劳模大叔”。
“劳模是一种品牌,劳模是一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