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网评

幻灯片

科学治理,提升抗御灾害现代化水平

杨博
2020-08-20 10:00:52  来源:广州日报

 

  8月18日下午,正在安徽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阜阳市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利民村西田坡庄台,顶着炎炎烈日,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庄台农户,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新华社记者 鞠鹏 王晔 摄

  8月18日下午,正在安徽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看到庄台街道整洁、村民生活井然有序,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要达到现代化水平。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论断,并指出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中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交汇处,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种多样的国家之一。仅以时下来说,不仅长江、太湖流域防汛形势严峻,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降水集中,而且台风活动也已进入活跃期。我国防汛抗洪处在关键期,要为南北两线抗洪做好充足准备。我们要抓住与自然灾害交手的机会,锻造强大的抗御灾害能力,用不断发展的科学认识自然,全面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

  我们常说,制度前进一小步,社会进步一大步。提高抗御灾害的水平,首先要健全科学防控的长效机制。从摸清自然灾害“家底”,到编制覆盖城乡的防治规划;从识别、避让高风险区域,到调整生态涵养区域;从完善灾害风险保险体系,到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灾害防治——随着中国之治的制度体系日趋系统科学,把行之有效的实践做法借立法明确下来,将最新防治技术成果融入制度设计之中,促使综合防治有法可依、有计可施,方能扎实推进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建设。

  其次,须提升协同治理能力。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防御水平不高、城乡差异大成为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与此同时,自然灾害日趋高频率多样化的态势,令单一主体很难独立完成高效科学的治理。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亟待在实战中,强化协调联动、协同治理的能力。近年来,我国诸多城市建立内涝预警联合发布机制,加强易涝点实地调查和强降水监测,可以视作提升多部门协同治理能力的生动实践。而接下来,为基层赋能,提高基层防灾减灾能力,解决灾害防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尤为重要。

  再次,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尊重科学、依靠科学、运用科学,是我国抗御自然灾害的重要经验。随着新技术在灾害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在灾害监测预测预警、风险评估防控、应急救灾、恢复重建等领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例,灾害发生前,它能定向发送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引导避险转移的开展;灾害发生后,它能引导现场搜救行动,保障实时联络调度。科技创新将促使人在灾害防治中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防灾减灾的整体效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防患于未然,寓防于治、防治结合,既关系着国计民生,也关系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唯有正确认识自然、科学应对灾害,不断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升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方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