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刘颖余-正文
奥运会不只是属于菲尔普斯的
刘颖余
//www.workercn.cn2016-07-3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这是里约奥运会前最后一期“声音”,是时候谈谈奥运会了。

  首先想到的问题是:奥运会对国人意味着什么?

  曾经,它几乎是中国体育的全部,也是国力和国运的显性标志,对于运动员来说,失去奥运会的参赛权,几乎就是失去了整个世界。但现在,奥运会不再那么神圣,那么非它莫属。尤其是经历了北京奥运会的一时之盛后,人们更倾向于以平常心来看待奥运。职业体育的兴盛,为运动员的生活开启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国外,有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对奥运会说不,甚至怕被巴西蚊子叮咬也可以成为拒绝参赛的理由。这当然不崇高,但也似乎无可厚非。

  脱掉神圣的外衣,对于奥运会来说,也许并非坏事。奥运会这些年其实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不断增加的办赛成本,阴魂不散的兴奋剂丑闻,各种争议性判罚……上届奥运会上,韩国女子击剑运动员坐在剑道上掩面哭泣迟迟不愿离开的画面,清晰如昨,让人心痛。奥运会越来越冷峻,越来越让人感到紧张,这显然与它轻松快乐的本源背道而驰。

  奥运会一向以精英体育的面目示人,奥运奖牌选手通常都被视为青少年榜样和“国家英雄”,但生活中,他们其实就是我们的邻家孩子,有着凡人一般的喜怒哀乐。把他们从神拉回到人,或许反而会令他们变得更加可亲可敬。

  奥运会,当然是奇迹发生的地方,但我们不必神化它。我们同样不必因为它是奥运会,就对我们的选手有过分的期待和要求。

  比如奥运三连冠之类的“神话”,当年就害惨了占旭刚,他不仅没能在雅典拿到三连冠,而且甚至弄得连成绩都没有。事实上,业内人士认为,以占旭刚当年的状态,他根本就不应该去雅典。

  现在,我们对林丹也抱有类似的期待。这很正常,但我认为,它最终能否实现,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每个项目的情况都不一样,奥运会上三连冠甚至四连冠的传奇选手多了去了,林丹不必非要成为其中的一员。事实上,我认为,林丹已经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羽毛球运动员,他完全可以以享受比赛的心态去征战里约。奥运三连冠?如果可以,为什么不呢?如果不可以,那也无妨。他已经两金在手,至少这两块金牌是谁也抢不走的了。

  类似的神话,还和邹凯有关。还记得四年前的伦敦奥运会吗?当这位神奇小子拿到自由体操金牌后,他展开了“五金冠九州”的横幅,据说字是大师兄李宁写的。李宁曾在一届奥运会上拿到3块金牌,但奥运总金牌数的冠军却是邹凯的。以邹凯的年龄和状态,我们多么希望他在里约奥运会上拿到第六块金牌啊!事实上,他自己这几年也一直为此而努力,但愿望是愿望,现实是现实,严重的伤病最终还是让邹凯失去了创造奇迹的机会。

  离奥运六金王最近的人,依然不能去里约,真的好遗憾,但我们其实应该为此感到庆幸。因为邹凯不能去,另外一位年轻选手就会得到锻炼的机会。

  竞技体育更相信规律,而不是神话。现在,我们总算弄明白了。还好,这并不算晚。

  就在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征仪式那天晚上,王适娴发了条微博,告诉大家那个永远微笑的她还在,最后四个字是:“未完待续……”我真心地喜欢这四个字。它或许能代表所有暂时无缘奥运的运动员的心声。

  不能参加奥运会,并非世界末日,参加了奥运会拿不到奖牌,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毕竟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拿到奖牌。奥运会就是一场年轻人的聚会,一个欢乐的秀场,演员卖力演出,观众忘情欢呼,至于结果,大家还是多些平常心为好。

  在我们谈论奥运会时,总会想起“传奇和英雄”“光荣和梦想”,但这远非奥运会的全部。我们其实更应该感谢奥运会带给人们的那份俗世的欢乐。奥运会不只是属于菲尔普斯的(尽管他已经拿到了18枚奥运金牌),它属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包括我们这些轻松写意地评头论足的看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