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教书育人,教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师德建设关乎孩子的精神滋养和身心健康。师德欠缺者,谈何育人?
一滴水能照得见太阳,一束花亦可映衬出人性。
日前,一位小学老师,就因为一束花毁掉了自己的人生——7月17日,在山西朔州某小学毕业典礼上,一位姓王的代课老师因不满学生只给班主任送花,勃然大怒,不仅当众把花束砸烂,还惩罚全班级学生站立,辱骂送花的同学,且多次向该同学吐口水。
有关此事的视频迅即传遍网络,当地区委、区政府对此事的处理也很及时:撤销涉事老师教师资格、降低岗位等级、调离教育系统;涉事学校校长和三名副校长同时被免职。
应该看到,此次事件看起来是一个较为极端的个案,但近年来,类似教师失德事件,诸如教师体罚学生、言语不文明、行为粗鄙、从事有偿补课、向家长索要财物等时有所闻。类似事件每次发生,都会引起较大的社会关注。盖因教育无小事,牵动千家万户。教师向来被视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一言一行都事关孩子的健康成长。试想,如果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都不能放心,那孩子和家长又该如何看待我们这个世界?
一束花事小,但它反映出的师德缺失问题及其可能造成的一系列社会影响,不容漠视。
我们相信,绝大多数人民教师的职业素养是过硬的、让人放心的,但师德问题不容试错,即使小概率事件也可能造成大影响。因此,当前急需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中小学整体师资水平,防止教师队伍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争取从源头上杜绝泼妇式女教师的出现。除此之外,学校也要强化日常管理,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立足于防微杜渐,而不是等事情发生后,一罚了之。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对于教师来说,师德的重要性,甚于传授知识。所谓教书育人,教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师德建设关乎孩子的精神滋养和身心健康。师德欠缺者,谈何育人?
正因师德师风如此重要,且现实中公众对个别教师、个别学校师德师风问题有抱怨和不满,教育部早在2013年就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去年年底又联合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
师德建设需要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也需要社会各方合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但更重要的,还是需从每个学校做起、从每个教师做起,落到实处,化为日常的点点滴滴。
正如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所言,“师德的最高境界不在那些上纲上线的条条框框里,也不在那些歌功颂德的豪言壮语中。它就存在于我们对职业的朴素态度上,闪耀在我们平日里朴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
师德建设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蕴于每位教师每次教学的日常。一句话,为人师表者,当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