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6月12日《华商报》报道,端午节前,陕西安康市新建的25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启用,市民可通过办卡和扫码支付押金租车。然而从6月8日到10日仅3天,扫码租车服务即被叫停。理由是扫码支付的押金不好管控,露天站点的二维码可能被涂改而导致用户资金被盗。有市民认为,公共服务不是儿戏,先前咋没考虑周全?
无独有偶,同一天的《瞭望新闻周刊》聚焦各地短命政策,比如,2013年初北京曾出台“闯黄灯视为违反交规,记6分”的政策,执行5天即宣布暂停;2016年3月沈阳试推购房新政,对毕业未超过5年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沈购买商品房的,公积金连续缴存时限由6个月降为3个月,且实行“零首付”,试行不足半日就被叫停……近来比较“著名”的短命政策还有今年初A股市场施行的“指数熔断”,以及刚刚叫停的张北草原天路收费。
通常理解,政策在其颁布实施的范围内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也正因为这种约束力对公众可能产生的影响,政策应该具有一定的严肃性、科学性和稳定性。朝令夕改、“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政策太过任性。
短命政策缘何频频出炉?
首先,缘于拍脑袋决策,决策不讲程序和规矩。一些地方,领导一句话就能出台一个政策,不调研、不论证、不集思广益。有的地方决策时忽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复杂问题,尽管初衷很好,但是效果不佳,只能无疾而终。
其次,缘于闭门造车。公共政策是面向公众的,公众身在其中,了解内情,完全具备建言献策的基础和能力。打个比方,要给百姓做鞋,总得知道对方脚多大、需要哪种款式、喜欢什么颜色吧?虽然不可能一一满足每个人的想法,但大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总该尊重吧?如果屡屡让百姓“削足适履”,必然会招致不满。
第三,缘于法治意识淡薄。有些政策所针对的事情根本不该政府干涉,让市场去调节即可,有时政府甚至无权伸手;有些地方官员不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不知道下位法不能与上位法相冲突,总觉得“我的地盘我说了算”“我说的就是法”,出台的个别政策、规定每每与国家法律相抵触。
最后,决策失误、影响恶劣,“收回成命”便是了,没有问责和追究,这也是短命政策屡屡出炉的重要因素。
短命政策不时出来折腾,对社会影响几何?今天指东明天打西,今天“狼来了”,明天“狼没了”,每一次大张旗鼓之后迅速偃旗息鼓,政府的权威和形象就这么一点点被折损。更重要的是,个别官员犯错,往往是公众和社会为其埋单。那些被浪费的各种资源、被折腾的不特定人群、被消耗的信任,都得慢慢“疗愈”。
对此,公众诟病已久,一些地方和部门也在改进。相比多年前,政策朝令夕改、短命纪录被刷新的情况总体在减少。不少地方和部门在制定政策之初,都会进行相关调研,注意“开门立法”、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听证会制度从最初的全票通过、无人反对,发展到今天有听证代表敢于说不,据理力争,甚至某个政策会因为反对声音强大而暂缓出台;一些地方还出台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在完成决策动议、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程序后,还须经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的规定,等等。
保证科学决策,减少或杜绝短命政策,让每一项政策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不走弯路、歧路,一方面要推进决策程序、方式的规范化、制度化;另一方面要消除官本位和权力至上,尊重公民权利,严格依法办事。
李英锋:遏制“朝建夕拆”需完善决策程序 2014-06-20 |
吴龙贵:为“短命工程”唱赞歌是什么逻辑 2014-06-23 |
李洪磊:网民参与“撰写”报告是进一步落实... 2015-03-06 |
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中实现更好发展 2015-06-08 |
王东阳:移风易俗不能靠权力蛮干 2015-08-07 |
补短板要善于“挖潜力”“借外力” 2015-11-19 |
去库存需尊重市场规律 2016-03-09 |
越看不清未来越需要不同声音 2016-04-01 |
群言众议 2016-05-25 |
与其事后妥协不如事先周全 2016-05-2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