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各项社会治理是一场攻坚之战,那么为公众提供零距离、低门槛、接地气、兼具时代感与时效性的信息服务,就是伴随其中的一场不可或缺的“信息战”。打赢“信息战”需要职能部门多想一步、多做一点,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提高信息服务的水准,同时注重与外界的信息融通,避免自说自话、闭门造车。
“要卡号要密码要银行要电话;要身份证手机号二维码;后三位的信用卡和银行短信验证码;一定不要随便给莫名其妙的他”——据9月4日《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一部由北京海淀警方策划出品的防电信诈骗宣传片被众多网友转发,并受到好评。
4分37秒的宣传片,由民警和网友参演,将目前常见的多种诈骗方式具象化、场景化,并将防范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当事人”的现身说法进行生动演绎。连珠炮般的说唱词简洁概括、押韵上口,再配上夸张带感的动作,更加富有时尚气息,这种新鲜的、个性化的宣传方式,很好地迎合了网友尤其是年轻人的爱好与口味,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也在情理之中。
近年来,电信诈骗的防与治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如何精准识别不断升级和变化的骗术,加强个体对骗局的警惕与防范,是重要一环。以往,对电信诈骗的防范宣传主要通过媒体报道相关案例,公安部门通过短信、微博微信、宣传册发布提示提醒等方式进行,如今将典型诈骗场景写进说唱宣传片的脚本,以简短精悍的方式再现,相当于对防骗常识做了一次“深加工”,为的是将有效信息推送得离公众更近一些,接受起来门槛更低一些,“学习”效率更高一些。这份周到和用心良苦正是该宣传片走红的秘诀,也是当下社会治理中的一份宝贵经验。
调节医患关系、整治交通违法、保护生态环境……在当下各个领域的社会治理中,无论是政策律法的普及,还是对各种乱象的打击治理,抑或传播一些或繁冗或生涩的知识和理念,应该说,相关职能部门都面临一场宣传能力和技巧的考验。做好了相关信息的传播与扩散,有助于在认知层面打通各类梗阻,比如得到治理对象的认同和理解,或是令其尽快掌握了应对相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进而更好地指导后续的实践。可以说,宣传是否用心、得法,已经成为影响社会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
这方面,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努力与探索有目共睹,从荧屏上播放的普法栏目剧,到公共交通工具上以视频方式呈现的安全须知,再到公安部门精心制作的防骗宣传片,都可谓相当走心。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态度消极、敷衍应付:有的地方的宣传栏蒙尘多时,里面的内容早已时过境迁;网上政务平台沦为僵尸网站,群众提问长久无人回复;城市文明公约直接抄袭、套用其他城市的同类内容,甚至连城市名称都忘了换……两相对比,高下立现。
从一定意义上看,宣传在当下更精准的定义应该是信息服务,这不仅形象反映了社会治理过程中,双方地位和角色的平等化,同时也更强调治理主体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如果说各项社会治理是一场攻坚之战,那么为公众提供零距离、低门槛、接地气、兼具时代感与时效性的信息服务,就是伴随其中的一场不可或缺的“信息战”。打赢“信息战”需要职能部门多想一步、多做一点,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提高信息服务的水准,同时注重与外界的信息融通,避免自说自话、闭门造车。
今后的社会治理还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问题和难关,这对相关信息服务的与时俱进和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夜走红的防电信诈骗说唱宣传片,或许不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可复制性,但有些道理还是相通的,也值得相关地方和部门领会、学习——把信息服务做得更加深入人心,可以助高效率的社会治理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