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一

媒体声音

《工人日报》(2024年06月04日 05版)

◇“只微笑不办事”,要不得

5月31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5周年。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极大提高了办事便捷度,也仍有群众遇到工作人员“只微笑不办事”,解决问题“在跑步机上前进”。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说,开门“笑”、办事“拖”、问题“推”、开会“忙”成为少数干部的“工作经”,这类“只微笑不办事”的新形式主义其实也是一种慵懒无为,让群众受了累、冷了心。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不但要脸上有笑容,更要抓紧办实事。改革进程中,越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越是锤炼干部综合素质、提升攻坚克难能力的“磨刀石”。干得好不好,民心是杆秤。出现在群众脸上的笑容,就是对工作实绩最好的褒奖。

◇“互帮父母协议”何以动人

近日,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自发在互联网上约定:希望我们的长辈在外窘迫无助时,都能被社会温柔以待,如果这一次你帮助了我爸妈,下一次就由我来守护你父母。

《浙江日报》评论说,年轻人用一种充满互联网特质的“解题”思路,演绎现代版“爱老护老”故事,同时也弥补着自身陪伴缺位的遗憾,收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安。当温情之光在全社会闪烁,每一位父母都能有尊严地活着,转过身时,年轻人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奋斗。

◇城市精细化治理不能搞“一锤子买卖”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日前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全市背街小巷检查结果,有38条背街小巷因为检查不达标而被降档。

《北京青年报》评论说,背街小巷虽小,却关系着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些背街小巷的治理成果未能得到巩固,脏乱差问题卷土重来,令人惋惜。城市“毛细血管”疏而复堵的降档警钟提示我们,城市精细化治理不能搞“一锤子买卖”,一劳永逸的奢望有不得,一了百当的做法要不得。唯有健全常态化管护机制,提高日常管理水平,才能切实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乐群 整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