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交锋碰撞,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保障粮食安全面临许多新挑战。要从世情国情粮情出发,切实增强办好“头等大事”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4月27日,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的农民在驾驶机械收割早稻。 近期,海南省海口市种植的早稻陆续成熟,当地农民抢抓农时进行收割。 新华社发 (张丽芸 摄)
严守粮食安全的底线
牢牢守住粮食能源安全这道底线
当前,疫情全球蔓延所产生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使粮食和能源等大宗商品的生产、流通和贸易出现梗阻,价格大幅波动,而作为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中国经济自然难以独善其身。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坚持底线思维,尤其要牢牢守住粮食能源安全这道经济社会发展底线。(阅读全文)
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粮食安全是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支撑。粮安天下。受疫情、干旱和草地贪夜蛾、沙漠蝗虫等病虫害影响,近期国际粮食市场大幅波动。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稻谷、小麦连续多年产大于需,口粮库存能满足1年以上的市场需求;日应急加工能力约19亿斤,按每人每天1斤粮计算,仅粮食应急加工企业的日加工能力就够全国人民吃1天多。充足的储备和库存、强大的应急加工能力,确保了我国粮食市场供应量足价稳,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了主动。(阅读全文)
粮食安全基础雄厚保障有力
山东是粮食生产大省,产量常年位居全国前三位。近年来,在国家和省惠农支农政策的带动下,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商品率保持在70%以上,可向社会提供商品粮800亿斤以上,为粮食流通和保供稳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2019年外销面粉67亿斤、小麦15亿斤,两项合计提供原粮小麦110亿斤以上。同时,提供食用植物油9亿斤。
山东还是粮食储备大省,地方粮食储备体系日臻完善,粮食仓储设施条件持续改善,绿色储粮技术广泛应用、智能粮库建设迈出新步伐,粮食储备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地方粮食储备超额完成国家核定规模,可满足全省人民三个半月口粮需求。(阅读全文)
加快推动国家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粮食储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更加重视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增强防范化解风险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2019年5月,中央深改委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勾画了与我国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粮食储备安全制度框架。下一步,要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厘清承储主体职能定位,压实承储企业主体责任和各方监管责任;创新储备管理,确保国家储备粮数量实、质量好、调得动、用得上;推动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互为补充、协同发展,更好调节稳定市场、服务宏观调控、应对突发事件和提升国家安全能力。(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