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以有效调研架起互信桥梁
廖炬先//www.workercn.cn2013-12-03来源:新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我们党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我们应当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基本功,以扎实深入的调研提高工作的有效性,从而架起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互信桥梁。

  调查研究怎样才能做到扎实有效、怎样才能增进党群互信?关键要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弄清“我是谁”,才能正确定位。搞好调研,有一个角色定位问题。搞不清角色定位,就有可能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即使下到基层,也自以为比群众高明,到处作指示、提要求。这样的调研只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只会把与群众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在群众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学生;群众永远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精神父母。只有摆正位置、放下架子,把群众当成最好的老师,才能诚心诚意地向群众学习、向群众取经。只有与群众手牵手,群众才会与我们心贴心,才会对我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方向。我们搞调研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还是为了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只有搞清楚了调研的出发点,才能确保不虚、不空、不偏。现在,一些调研活动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一些调研活动停留在看材料、听汇报、上网抄。这些调研不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是为了应付领导和上级,为了调研而调研。我们规划调研、推进调研,只有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首要考量,把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作为工作导向,才能提高调研工作的针对性,才能真正为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力量源泉。调研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也是一个工作路线问题。调研能不能取得实效,既要看我们为什么调研,也要看我们怎么调研。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多次深入基层搞调研,才有了对国情的深刻洞察,才有了对中国革命的科学指导。党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才能使调查研究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才能找到我们工作的力量源泉。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像中医那样“望、闻、问、切”,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总结他们的经验,汲取他们的智慧。调研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也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科学发展向上攀登,首先要联系群众向下扎根。调研工作就要以此为努力方向,为增进党群互信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单位:省委宣传部研究室)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