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分类指导建小康
——关于湖南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调查与思考
//www.workercn.cn2013-12-17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3年8月7日,徐守盛到沅陵县借母溪乡洪水坪村走访,与村民符桂珍亲切交谈。刘尚文摄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军号角。怎样结合湖南实际,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怎样在全省上下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怎样引导全省各地结合实际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抓落实,把全面小康步子迈得更稳一点、更大一点、更快一点,把质量搞得更高一点?这些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今年以来,带着这些问题,我先后到了长沙、衡阳、株洲、邵阳、益阳、怀化等地,深入企业、农村、社区、项目工地,与基层干部群众拉家常、聊发展、找办法、问计策。

  分类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方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现阶段全党的奋斗目标,也是湖南人民的殷切期盼。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只有7年时间了。按照国家统计局监测全面小康6大类23项指标测算,2012年湖南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了85.9%,但发展很不平衡:一方面,全面小康内部各大指标实现程度不平衡,社会和谐、民主法治等指标实现程度较高,分别达到96.7%、96.6%;经济发展指标实现程度只有71.3%,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持续的问题突出,与全国差距较大。全省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的人均水平,分别只相当于全国的87.1%、81.5%、76.2%和47.3%;城镇化率比全国低5.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全国低3264元、477元;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偏低,都排中部倒数第2位;万元GDP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省内区域实现程度不平衡,长株潭地区达到了93.3%,大湘西地区只有74.1%,还有近40个贫困县不到70%,全省最低的新化县只有61.3%;城乡居民收入相差2.9倍,人均GDP最高的长沙市是最低的邵阳市的6.2倍。虽然总体实现程度较高,但质量、水平并不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在调查中,我们认识到,全省21万多平方公里、122个县(市区),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地理人口、发展基础大不相同。推进全面小康建设,不能大而化之地喊、笼而统之地抓,不能用一个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考全盘。只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实行不同的支持政策,才能更好地切合各地实际,更好地回应各地干部群众呼声,科学统筹、协调推进全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因此,我们提出,以分类指导、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抓手,统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7月中旬,省委召开全委会扩大会议,集中省市县三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分类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问题。会议明确,分类指导主要是三个层面,即分区域布局、分类别考核、分梯次推进。分区域布局,就是按照全省区域发展布局,对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和大湘西地区四大板块,因地制宜,明确各自发展重点、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省里分别成立指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分块指导。分类别考核,就是把所有县(市区)分成三大类,进行分类考评,确保目标任务到县(市区)、政策措施到县(市区)、工作责任到县(市区)、考评监测到县(市区)。分梯次推进,就是按2017年、2020年两个时间节点,结合三大类县(市区)各自的目标任务、指标体系,本着“跳起来摘桃子”、“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原则,分类施策,有序推进,使得每位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们个个工作上有抓手、精神上有动力、肩膀上有担子、业绩上可比较,推动形成全省你追我赶、真抓实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局面。同时,根据湖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水平不高的实际,提出促进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和人均均量同步提升的总要求,作为紧箍咒套在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头上,增强大家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紧迫意识,引导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集中精力抓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