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并提出要把江西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萍乡作为一个老工矿城市,面临主体资源衰竭与国家化解产能过剩的双重考验,经济发展压力大,生态保护任务重,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生态保护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努力迈出转型发展新步伐,为建设美丽萍乡而奋斗。
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致力于新型工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的要求,坚持化解产能过剩与延伸产业链相结合、与“上大压小”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与对接央企相结合,努力提升冶金、煤化工、陶瓷、电瓷、水泥等传统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大力发展粉末冶金、环保陶瓷、芯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切实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园区规划建设,重点在一轴(320国道萍乡段百里经济带)布局新材料、新能源、陶瓷等10个产业园区,加强园区产业定位和产业链规划,引导生产要素向园区基地集中,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
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致力于美丽城镇,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策应全省赣西区域“新宜萍”城镇密集带建设,抓紧确立《“一轴两核多组团”萍乡都市区总体规划》的法定规划地位,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确保城镇建设的品质品位,着力打造赣湘边际区域重要的中心城市。按照“一轴”的功能定位,着手布局十大城镇组团建设,把“一轴”建设成为产城融合示范区;按照决战“两核”(玉湖新区、田中新区)的战略思路,严格落实项目进度安排,把“两核”建设成为现代都市区;按照多组团规划,加快安源组团、麻山新区组团等多组团建设,实现城乡统筹。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促进农业人口向城市有序转移。依法加强土地管理,加大土地收储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合法有效利用。
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致力于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农村发展。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支农政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和防灾抗灾能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统筹抓好农村综合改革特别是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市、县两级土地流转交易平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专业大户,发展一批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农民合作社、合作联社,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建设一个市级现代农业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启动创建一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提高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推进富裕和谐秀美乡村示范带建设,把镇村联动作为示范带建设的龙头工程,以镇带村,以村促镇,实现镇村联动发展。
着力建设消费型城市。致力于绿色崛起,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按照“一头两翼、首尾呼应”(武功山景区为龙头,安源景区、杨岐景区为两翼)旅游发展格局,以武功山景区、安源景区“双5A”创建为抓手,着力推动“大旅游观念、大规划引领、大项目建设、大营销模式”四大提升举措,力争在旅游区域开发和旅游综合体建设上有新突破。切实推进金融改革与创新,全面总结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并在全市推广,进一步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完善城乡商贸网络,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提升商贸服务业档次。以320国道为轴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赣西现代物流重镇。
着力推进区域合作。致力于优势互补,大力推进区域合作。坚持“东融西接”区域发展战略,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面落实赣西转型崛起战略,牢固树立“新宜萍”(新余、宜春、萍乡)一体化的理念,主动突破行政分割带来的地域壁垒,共同建设优势互补的产业带、各具特色的城市群、资源共享的赣西旅游圈,实现赣西经济共同发展。全面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加快赣湘边际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突破省际壁垒,以“一轴”为纽带,以边际产业园区为平台,创新开放合作模式,实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合作。加强赣湘边际开放合作试验区体制机制建设,尽快启动在上栗、湘东打造30平方公里的产业对接平台,努力把赣湘边际合作试验区打造成省际合作的示范区、赣湘经济一体化的先行区。
着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致力于生态建设,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创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提高生态建设水平。狠抓废气治理。完善脱硫脱尘脱烟等环保设施,加强在线监控监测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废气排放标准,创造良好的空气质量。狠抓污水治理。实行最严格的污水排放政策,加大治污投入力度,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实行饮用水水源地特殊保护措施,坚决搬迁或关闭沿河岸边污染企业,严禁各取水口有任何污染,确保居民饮水安全。狠抓垃圾治理。坚持垃圾分类处理,加快引进垃圾处理市场化机制,实现城乡垃圾集中清理和循环利用。狠抓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抓紧编制矿山生态保护综合治理方案,积极筹措生态修复资金,尽快启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萍乡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