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发展
马宏伟//www.workercn.cn2014-03-14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下棋能看出三步棋才能掌握主动,开车有预见性才能避免事故。谋划发展同样需要预见思维、发展眼光,才能少走弯路、少付代价。

  上世纪70年代,有西方人士来中国后感到非常震撼,因为这里清爽的空气、节制的饮食以及人们不焦虑、不着急的心态,与西方工业化喧嚣下人们的烦躁不安、喘不上气形成了强烈反差。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块摆脱了工业化的净土。这种看法和思维当然不能为当时的中国人所接受,即使今天看来也有失偏颇。我们不能牺牲绿水青山、美好传统实现发展,但也不能饿着肚子过田园生活,而应求得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的平衡,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但真正做到实属不易。经过30多年发展,今天我们迎来了工业文明但雾霾天气驱之不去,住上了高楼大厦但渺渺乡愁无以凭寄。克服工业化的弊病、降低发展的代价,迫切需要增强发展的预见性,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发展。

  作为后发展国家,我们可以发挥后发优势,不走或少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比如,我们早就提出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最近又提出推进城镇化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但是,随着我国发展越来越接近世界前沿,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汲取的教训越来越少;特别是面对现实中仍然存在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竭泽而渔、粗放扩张的发展方式,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发展,必须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

  根本在于健全“市场决定”机制。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各个经济主体满足自己需要的努力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每一个或每一部分主体的理性都是有限的,其付出的努力能否满足自己需要都要经过市场的检验,被市场认可了,就能实现其利益,否则就是无效劳动。通过千千万万个主体的选择、试错发展起来的产品、服务、技术、方式是最有生命力、最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当前,健全这样的分散决策和选择机制,就是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关键在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但市场也存在失灵。就拿环境污染来说,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创新产品、迎合市场,但污染排放并不进入企业成本,因而不能在市场上自行消除。这种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外部性问题,就需要政府发挥职能作用,促使企业采取措施节能减排,将外部成本内部化。此外,政府还需在平抑市场波动、促进社会公平以及维护国家发展和安全利益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基础在于不断深化对规律的认识。还拿环境污染来说,起初人们以为环境资源是无限供给的,因而在经济活动中根本不考虑污染问题。当认识到环境具有稀缺性而市场难以有效解决污染问题时,对怎样使环境污染内化于企业成本又经历了认识深化的过程。上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政府应通过对污染环境者征税将污染成本加到产品价格中——这就是庇古税。到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出,只要明确环境的产权和依法保障产权,就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环境优化管理——这就是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基础。排污权交易使环境污染问题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不仅能节约征税成本、更有效地控制污染,而且能通过价格引导环境容量资源流向价值最大的用途,从而优化环境容量资源配置。认识引领行动。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发展,必须不断深化对规律的认识。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