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小农水” 一点也不小
瞿长福
在农田水利整体基础不断夯实的同时,“小农水”建设还是相对滞后,成为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难点
农田水利进入各家各户的田间地头,具有分散性,但水是流动的,水利也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区域性。把分散性与整体性连接在一起,只有政府“这只手”才行
政府不能像过去那样大包大揽,要和市场结合起来,“两只手”把农田水利建设好
春耕春播一开始,农田水利就直接站到了检验台上。河湖水库、沟渠塘坝,能否该灌灌、该排排,答案当季就揭晓。
从近些年看,随着骨干水利工程、大中型灌区以及大中小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的推进,农田水利答卷一年比一年漂亮。不过,在整体基础不断夯实的同时,以渠道、塘坝、泵站等“五小工程”为主的“小农水”建设还是相对滞后,成为“短板”,是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难点。
“小农水”建设滞后,原因很多。从农户来看,每家承包几亩地,效益不大,“小农水”需要投入,即使修也不是一家两家能干的事,况且涝也就那么几天、旱也不过那么些天,结果年年就这样过来了。从基层政府来看,虽说“小农水”进村入户很重要,但动员村民不容易,筹集资金也不容易。
这道难题如何破解?我们不妨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农田水利建设做简单回顾。上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前,农田水利建设借助行政推力突飞猛进,也为今天留下了巨大的水利财富;改革开放至2010年,土地家庭承包提高了种地积极性,但一家一户建不了农田水利,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带来新的农业生机,国家通过重点县和大工程投入推动农田水利建设,但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筹资筹劳更困难,农田水利进展不大,有些地方甚至停滞;2011年至今,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农田水利建设迎来新的机遇和高潮。
从这一历程可以看出,政府“这只手”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关键推动力量,什么时候政府重视了,什么时候农田水利建设就呈现新气象。农田水利进入各家各户的田间地头,具有分散性,但水是流动的,水利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区域性。把这种分散性与整体性连接在一起、组织在一起,只有政府“这只手”才行。在记者调查中,湖南宁乡、安徽巢湖等地农田水利搞得好,首先靠的就是地方“一把手”重视。
除了组织引导作用,政府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科学规划。农田水利不能单家独户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一条5公里长的水渠,可能涉及几个乡、多个村、几百上千农户,没有统一规划布局、各自为政肯定干不好。一些地方发生“水纠纷”,从源头说起多是水利规划不合理造成的。
但政府“这只手”又不能像过去那样大包大揽,不能把深入田间地头的每一个“毛细血管”都包下来、管起来,那样不仅成本惊人,而且效果也不好。怎么办?办法就是像安徽、湖南那样把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结合起来。在组织规划上,该县里市里统筹的、该乡镇统筹的、该村里统筹的,各负其责;同时政府财政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做得好的农田水利工程给予补贴和奖励,多干多补、不干不补。
至于“小农水”建设管护中的具体方式方法,完全由各地因地制宜产生,群众有这样的智慧和创造力。安徽、湖南就产生了议事水利、产权水利、名人水利、激励水利等多种形式,多年滞后的“小农水”建管问题一并解决。
所以,“小农水”一点也不小。从功能上说关系到粮食生产是否有保障,从建设上看既是“政府工程”,也是“市场工程”,是检验“两只手”结合程度的“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