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是中央政治局今年初决定的改进作风要重点抓好的7个问题之一。
搞调查研究,到基层走一走不算什么,关键要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治本之策上来。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可以说,调查研究不只是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其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解决“忧愁”。
然而,少数同志搞调查研究,往往注重调研这一形式和过程,而不注重解决“忧愁”这一实质。有的看似很认真,一年下去好几趟,调研报告写了几大摞,但问题还是那个问题;有的仅把调研当作一篇文章、一项任务,到头来,文章是交上去了,而要解决的问题还停留在文字里;还有的不知孰重孰轻,片面强调调研的次数和地方,却忽略了调研的根本目的。如此这般,车子匆匆下去,人员疲惫回来,但官兵的“忧”犹在,“愁”照愁。
调查研究,不解决“忧愁”,就等于零,空费人力物力财力而已。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每有“忧愁”,都会组织调查研究,也都很好地解决了这些“忧愁”。1956年,毛泽东用时37天,听取了国务院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写出了经典讲话——《论十大关系》,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1961年,是我党的调查研究之年,周恩来在河北伯延公社经过4个昼夜的调研,有力地推动了党中央作出取消集体食堂的决定。
当前,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面对能打仗、打胜仗的迫切要求,如何打造一支结构合理、能征善战的部队?如何培育官兵的红色基因、血性虎气?如何让体系作战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系列的“忧愁”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俗话说,九分调研,一分决策。只有调研充分了,决策才能科学,“忧愁”才能解决。
当然,要想解决“忧愁”,方法也很重要。“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就是科学管用的调研方法。所谓虚怀,就是有容忍之心,不管是诤诤之言,还是反对意见,都能听进去;所谓和气,就是尊重下级、尊重官兵,让人把话说完,听到最真声音,汲取群众智慧,不凭主观臆断。如此,调查研究才能真正成为解决“忧愁”的有力武器。(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