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持续推动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激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
//www.workercn.cn2014-07-16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谢伏瞻

  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新一届中央政府确立的“开门第一件大事”。《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我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简政放权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持续推动简政放权,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注入强大生机活力。

  一、坚决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

  下放权力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提高效率。简政放权是深化政府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之举,核心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层级间的关系,用好政府“有形之手”,放活市场“无形之手”,完善社会“自治之手”,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进一步向市场放权。从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入手,凡是取消和下放后有利于激发经济发展动力活力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做到能减则减、能放就放、能清则清,最大限度地缩小行政审批、核准、备案范围。以取消或简化前置审批为重点,加大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创业密切相关事项的改革力度。减少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切实落实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为市场主体松绑。同时,进一步清理省直各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着力消除审批管理的“灰色地带”,堵住“偏门”。

  进一步向社会放权。加快推进政社分开,凡是社会能办好的尽量交给社会力量承担,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要更多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凡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都可以通过竞争性选择方式交由社会组织承担。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落实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制度,加快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健全社会组织监管和自律制度,严格依法管理,推动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社会组织行为,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

  进一步向下级政府放权。充分发挥下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就近管理、便民服务的优势,将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或由市县实施更方便有效的行政审批事项下放给基层。对中央下放给省一级的管理事项,加强研究,能够直接面向基层、由省辖市政府或基层管理的,原则上也要下放;明确要求下放给市县的,及时下放,不得截留和梗阻。加快财税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完善省级对市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减少、合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将适合市县管理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工作下放市县政府。

  二、切实把政府该管的事管住管好

  放和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两个“轮子”。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既要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职能,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强化政府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服务职能,切实把政府该管的事管住管好,避免越位、缺位和错位。

  规范和优化行政审批。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制度,把好行政审批事项的设定关和调整关,对于保留的审批事项,继续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降低收费标准,提高审批效率。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构建行政审批标准化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由裁量权,最大限度地降低审批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企业和公众能够得到更具体、清晰、准确的信息和服务。今年重点抓好省政府新组建部门和郑州、漯河、鹤壁、焦作及10个省直管县(市)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工作,及时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向全省推开。

  建立健全权力清单制度。按照国务院要求,完善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和各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单。同时,全面梳理部门掌握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检查、行政确认等其他行政职权,形成总的权力清单,适时全部向社会公开,让全社会监督,让权力空间清晰可见。今后,政府和政府部门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不在权力清单范围的权力一律不得实施。加快探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方式,探索编制市场主体的权利“负面清单”,确定市场主体不能进入的领域和项目,逐步做到负面清单之外的事项,由市场主体依法自行决定,实现“法无禁止即可为”。(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定期修改完善、审核公布清单,确保权力清单科学有效、与时俱进。

  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坚持重心下移,着力编密织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疏而不漏、不留死角的监管网络,对违反市场法则、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依法打击、严惩不贷。把监管重点放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群众反映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造成较大危害的领域上,重拳出击,重点治乱。坚持放管结合、放管并举、“宽进严管”,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和改进事中事后监管,抓紧建立科学的抽查制度、责任追溯制度、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制度,逐步实现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完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强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责,不包打天下、不作过多不切实际过高承诺,改革和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供给方式,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的标准、招投标和监督评估等制度,鼓励和公平对待社会力量提供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健身、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积极稳妥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工作,加快形成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机制。

  三、凝聚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强大合力

  推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是一场自我革命,涉及面广,触及利益深。做好这项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把推进简政放权与全面深化改革、持续转变作风、强化依法行政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协调推进,努力做到突破政府职能转变难点问题,带动各项工作深入推进;以各项工作的深化提升,促进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转变政府职能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领域,也是其他领域改革的重要前提。同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复杂系统工程的一部分,深化政府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也不可能单兵突进、单向突破,必须借助深化其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当前,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面对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面对我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新情况,必须顺应塑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迫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以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改革的大力推进,倒逼、推动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以持续转变工作作风促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贵在行,事成于干。转变政府工作作风对转变政府职能具有重要作用。必须把转职能与转作风更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强化政府绩效考核、强化队伍教育培训、强化纠风治理等手段改进政风、转变作风,引导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时不我待的责任意识、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去谋划和推动改革。要强化督查考核,亮出问责之剑,破除简政放权的“中梗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坚持依法行政,确保行政权力在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内运行。要牢固树立职权法定理念,依法界定和科学规范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制约等运行机制,把不断创新、勇于探索和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结合起来,政府职能转变涉及突破现有法律法规的,要适时提请人大修订修改有关法律法规,主动接受人大的监督,确保政府的各项工作在法律制度框架内运行。

  以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监督促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人民群众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实际受益人和利益关切者,是评断职能转变是否到位的最佳裁判员。推进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将政策交给群众,让人民群众来监督工作的落实。要深化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公布行政职权责任主体和权力运行流程,细化行使标准和规则,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确保行政权力始终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③12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