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赵 晖
入夏以来,多地的水污染事件屡屡引发全国关注。尽管近年来,我国对水环境治理持续推进,但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污水排放总量仍远远超过环境容量。
治理水污染,或许我们可以从率先摘掉重度污染帽子的辽河案例中寻找一些借鉴。从劣五类水质的臭水沟到水清岸绿,干流全时段水质达到Ⅳ类标准,辽河在短短几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夏季,过去只把辽河当做“迁徙歇脚地”的多种鸟类已经在此安家,鸥类、白鹭、灰鹤、白尾鹞、成千上万只野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也流连于此。
横跨辽宁14个市县中的12个市、79个县(区)、3200万人口的大河流域治理,如何在短时间内取得治理成就?笔者以为,除了法规上的完善和资金上的巨大投入外,最重要的是辽宁针对辽河治理大胆地进行了体制机制创新,打破楚河汉界,共下生态棋,走出了一条独具辽宁特色的大河治理新路。
首先在治理思路上,辽宁打破了辽河治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模式。这条辽宁省内的最大河流,如果在治理问题上遭遇各弹各的调,就很难摆脱“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因此,辽河治理时创新性地划定辽河保护区,划区设局,设立了正厅级的辽河管理局——临河管理局,破解了行政条块的分割,有力推动了治理进程。
其次,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辽宁大力实施了环境优化发展战略,通过环境优化发展的战略来调整产业结构。考虑到造纸行业对水环境的影响巨大,辽宁一次全部停产治理了417家造纸企业,同时按照“上大、压小、提标、进园”的方针,推进造纸企业升级改造,目前已经在鞍山、沈阳等地引进规模大、标准高的现代造纸企业集中进入造纸产业园区,既便于监管污水排放,又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
现在,辽河治理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到2015年,辽河规划范围内主要河流要全面开展生态流域建设,将辽河流域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要完成这一目标,辽宁既要总结现有经验,也要不断突破,把水污染治理向纵深推进。
辽河治理的经验为全国提供了借鉴。水污染治理尤其是跨界的水污染治理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建立统一管理、垂直领导的流域管理体制;其二,加快流域立法进程;其三,站在环境优化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调整产业结构。水污染是一种全局性和流域性的问题。在面对水污染的时候,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我们在水污染治理问题上,不妨高度再高一些,步子再快一些,创新再多一些,以多层次的制度保障和持之以恒的责任意识来完成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