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何谓“调研”?顾名思义,一是调查、二是研究,在基层搞调研,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调查和研究两者不可偏废。
调查是研究的基础,选取范围是调查的第一步。只有具备广泛的覆盖面和典型性,调查才能行之有效。基层调查在确定范围时,常常面临信息筛选的困境。人们总是偏向于记住与自己观点相似的内容,结果导致汇报层级越多,信息被筛选加工的越多。这有时来自主观原因,如被调研单位刻意迎合上级领导思路以取得认可;有时来自客观原因,如被调查对象知识水平、认知水平、观察能力差异,使得反馈情况不全面。因此,调查对象选取应偏重于一线人员,尽量取得一线信息。同时,调查者本身也容易出现信息筛选行为。如果预设观点或结论,调查就会由发现问题变成印证问题的过程。因此,调研者尤须抛下预设和偏见,尽可能完整地保留记录调查信息,以供决策参考。
选取范围只是基层调研的开始,研究分析问题则会贯穿整个过程。搜集问题时,要引导启发好被调查对象,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分析问题时,更要运用各种分析方法。笔者认为两点很重要:一是思维方法,二是理论知识。
在心理学领域,思维方法又叫“基模”,就是指思考的基础模型。人们每听到一件事情,会自动调取相应思考模型。比如,在分析道路建设问题时,就会考虑建设目标、需求、成本、建设模式、工期、对周边环境影响、与其他项目比较等多个方面,这种业已成形的思维方法,稍加改变就可以应对类似问题。形成“基模”要靠阅读、观察的积累,但在基层调研中光有这个还不够,具体实践时仍需结合其他知识,了解实际情况。毕竟,调研中发现的很多新问题,往往并没有现成解决方案。
调研问题,理论知识必不可少。了解并掌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灵活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是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如果没有理论知识支撑,分析就难以全面、系统。而相关理论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涉及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具体应用哪些知识要根据调研课题内容来确定。总之,基层调研工作并不简单,要形成有益成果,必须依靠长期积累、长期摸索。
(作者为基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