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学者

吴为山:丹心铸魂 写意人生

李晓
2019-07-24 08:11:16  来源:光明日报

吴为山近照 照片由吴为山提供

  从孔子、老子到杜甫、李白,从齐白石、黄宾虹到冯友兰、匡亚明……他为一系列历史文化人物重新塑像。他说,每一位文化巨人都是一部历史。 近日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丹心铸魂”雕塑展上,一尊张仲景的青铜像尤为传神。但见他面容清癯,头颈前倾,右手自然搭于膝间,左手三指微微翘起,身着宽袍大袖,静坐于塌中。凑近看,依稀可见作者拍、削、切、揉的手法纹路。这是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的作品。

  见到吴为山时,已近晌午。他中等身材,古铜肤色,波浪式卷发稍稍齐肩,谈笑间有种浑厚与纯粹洋溢于眉宇之间。

  谈及《张仲景》这部作品,“感动”二字脱口而出。“你看他望闻问切时凝神静气,这是大夫与病人之间的交流,有一种尊重在里面。”说话间,他也额头微倾,目光专注而凝重,一只手轻轻拈起。想必,这样一个形象已千万遍回荡于他心中。

  将近1800年前,医圣张仲景是个什么样子?创作之初,带着思考,吴为山来到南京中医药大学与专家交流,并翻阅了大量医书。找到了!这是一位既对中医理论有系统研究,又懂得尊重病人、敬畏生命的儒医。“我感动于张仲景在望闻问切中,对病人的体恤、呵护与尊重,而这种感动转化为敬重又渗透进我的作品中。”

  吴为山的雕塑艺术中,“写意”二字一以贯之。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哲学、文学所包含的审美融入其中,在抽象与写实之间捕捉到创作的灵感。“写意,要抓住人物的精神,要表达出人物留给你的最深刻印象。”

  在国博展厅里,一对来自河北邯郸的母子在杜甫雕像前站了很久。母亲出神地望着,儿子一句一句地与母亲搭话。他们说:“杜甫人生的不同阶段,处境不同,他脸上的表情也不同,实在太像了!”年轻的杜甫,昂首拂袖,身侧的骏马跨出前蹄;中年的杜甫,则俯首垂头,马儿瘦骨嶙峋,艰难迈步……一举手,一投足,一沉吟,一叹咏之间,确实有一种人物的特质直抵人心,有种敬重在心中激荡。正如吴为山在《塑者何为》一书中所提,“这暗合,是心通了。”

  1979年无锡工艺美术学校迎来了17岁的吴为山,他在那里学习绘画、泥塑。其间,他完成《我所认识的惠山泥人》一文。40年前的吴为山还不懂得小小的泥人与中华文化有着怎样的渊源,但艺术的种子已在他心底埋下。“在艺术的道路上,那是我最早吮吸的乳汁,这份恩泽时时让我明智。”

  话匣子打开,那些感动涌了出来。早年间,吴为山一家人挤在13平方米的屋子里,白天母亲为他和泥、锤泥,晚上就睡在沙发上给他腾出雕塑的空间。他借着台灯的光慢慢地塑,母亲就躺在沙发上看着他。还有很多翻模工,他们忍着呛鼻的化学物质味道工作,把很多作品中微妙的地方还原好。“我们都是普通劳动者,懂得感恩,才能以好作品打动人。”

  从无锡惠山脚下走出,来到南京师范大学,后来又相继在欧洲陶艺中心、美国华盛顿大学深造。20世纪90年代的吴为山,一边经历了多元文化艺术的熏陶,领略了世界艺术前沿的风光;一边又心生叹息,“我看到不少亚洲人的作品基本都被美国当代艺术同化了”。这种疑惑久久不能平复,直到他1998年在美国旧金山遇见了一位98岁的德裔美籍艺术家。

  “听说你是从中国来的,你去过巴黎吗?在那待了多久?”老人问。

  “在巴黎待了3个月。”吴为山答。

  “巴黎充满了艺术气息,你应该待3年,但是不要太长;美国到处都是商业的味道,更不能留下。赶紧回到你的祖国,那里有伟大的艺术。”老人说。

  一语点醒梦中人。吴为山心中的块垒释怀了,他放弃了好几次拿美国绿卡的机会,回到了祖国。

  彼时的中国,经济大发展,人们的荷包鼓了,精神上却略显单薄。同时期欧洲的肖像雕塑正逐步被抽象艺术所取代,呈现暗淡态势。吴为山感觉需要用艺术为社会提供一些有营养的精神食粮,于是“为中外历史文化人物塑像”的想法涌上他心头。

  从孔子、老子到杜甫、李白,从齐白石、黄宾虹到冯友兰、匡亚明……“每一个文化巨人都是一部历史,他们的塑像所传递出的精神感动了国人,也在对外交流中把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传播给了世界。”

  在巴西库里提巴市,一尊总高4.46米、青铜铸造的孔子雕像矗立在“中国广场”中央,它的作者就是吴为山。雕像送达的那天,自称为“孔子粉丝”的库里提巴市市长亲自去迎接,箱子打开的一刹那,他与“孔子”紧紧拥抱。

  在德国特里尔市,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城市公共广场立起了一尊身着风衣、手握书本、迎风前行的马克思铜像,它的作者也是吴为山。特里尔市市长为此写下这样一句话:卡尔·马克思塑像将是中国与德国之间的一座金桥。

  在联合国总部纽约,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在参观完吴为山雕塑展之后,挥笔写下了“上善若水”四个字,他说:“这些雕塑不仅表现了一个国家的灵魂,更是全人类的灵魂。”

  “一生做一件事情很不容易,你要把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塑造出来。”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叮嘱声犹在耳畔。吴为山不仅塑造出大量中外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他还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了世界。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坚守初心 勇担使命 全力以赴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接续发力,是传承和弘扬哈电集团“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是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奋力推进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动员。

  •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把新时代工会工作做出新亮点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高度重视,对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实践要求进行了深刻阐述,科学回答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也对工会干部和工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善于解放思想,积极适应新时代要求,着力改革创新工会工作,使工会工作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

  • 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先进性是工会组织作用发挥的时代要求

    中国工会十七大擘画了今后五年工会发展蓝图,提出了六大工作任务,为各级工会组织指明了前进方向。实现中国工会十七大确定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始终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如何认识、把握和践行工会组织的先进性,最大限度发挥重要着力点作用,不仅是摆在工会组织面前的时代课题,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现实要求。

  • 牢记初心使命 践行为民宗旨

    工会干部作为职工群众的代言人、维护人、“娘家人”,更应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工作作风、爱民的博大情怀,把不忘初心的标尺立起来,把牢记使命的责任扛起来,自觉成为“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