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德国埃尔夫特大学何梦笔教授
深圳特区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经济活力创新力不断增强,您作为跟踪研究中国经济已有30多年的德国经济学家,如何看待中国40多年来所走过的道路?中国经济发展做对了什么?
何梦笔:由于我的学术研究,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又带了不少中国的经济学博士生,因此,只要有时间和机会,我就会到中国来看看,并且是带着课题来调研的。这几十年来,我亲眼看到中国经济的腾飞,林毅夫教授有一本书叫《中国的奇迹》,中国40年的发展确实可以称为奇迹。
197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占全球的1.8%;今天,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的15%左右。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385元人民币;今天,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是名副其实的中等收入国家。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还不曾有任何国家以这么高的速度、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增长,而且是在人口这么多、这么穷的基础上实现的。
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有很多,有人认为是一系列制度的变革、一系列观念的更新、一系列行动的合力,是一段历时40年的上下求索。也有人认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这些都有道理,但从自己的研究角度,我认为还有三个因素值得关注。
第一,许多学者认为,改革需要一整套完整的措施来推进,先进行周密的设计,然后按部就班地执行。但是中国的改革不是这样,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一开始是试验式的,是渐进式的,这就避免了休克式疗法改革。办经济特区就是试验式的,一些政策既然不能在全国铺开,那就先搞特区、办加工出口区、工业园区。深圳就是最成功的改革开放试验区,也是最成功的经济特区,许多成功的经验都是先在这里试验成功后,再向全国推开。此外,一些改革措施先在一些容易实施的领域和地方进行改革,不搞一刀切,这样由易到难,一步步推行,是渐进式的改革。
第二,中国是个大国,地区差异很大,因此,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形成区域间的竞争也很重要。20世纪90年代,我就引入布雷顿提出的“竞争性政府”的分析范式,冯兴元教授还撰写了《地方政府竞争》一书,为地方政府行为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竞争性政府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全球化的时代,实施对外开放。尤其是对一些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开放,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外商投资,同时也带来先进的管理与技术。中国因此逐渐融入世界,参入全球经济分工与合作,从而充分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形成全面开放格局,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深圳特区报: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取得的最大成功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那么,这种转型是如何实现的?
何梦笔:计划轨和市场轨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轨道,中国最早实施的是计划轨,那么要推行市场轨,强行并线肯定不行,甚至会发生翻车事故。因此,中国没有一刀切地推翻计划轨,而是在保留一部分计划轨的同时,引进市场轨,也说是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双轨制,等市场的力量起来后,计划的地盘也就慢慢缩小,直到形成完全市场经济。这样中国经济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过了一条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道路。
另外,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这当然没错,但是这只是表面的观察,从更深层看,中国广大农村在计划经济时代就有许多市场的因素冒出来,比方说传统的赶集,手工业者的存在,还有一些自留地的存在,农民可以偷偷将自留地的农产品和鸡蛋拿到集市上去交易,只是在当时高压政策下,许多都被当成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了。但不能否定,只要政策一松,这些市场的因素又会春风吹又生,足见市场的顽强力。这就是为什么,改革开放初期,市场最先从农村突破,先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后来又是一大批乡镇企业的出现,打开了市场经济的大门。
深圳特区报: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德国和日本并成为世界第二,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德国的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德国的经济发展还有哪些值得中国学习借鉴的?
何梦笔:虽然两国体制不同,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上,两国还是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德国市场经济是在终结了战时的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的战时经济相当于准计划经济,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从结束计划经济开始的。
弗莱堡学派对德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弗莱堡学派强调市场竞争,主张主要通过市场力量调整经济生活,国家尽可能不干预再生产的过程,但不反对必要的和有限的国家调节措施。市场竞争会带来两个好处,第一是绩效竞争,第二就是通过竞争手段而不是垄断或者特权取胜。竞争使得经济更加公平,因为竞争是开放的。政府就是要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限制和打击垄断行为,无论是行政垄断还是市场垄断。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逐渐认识到市场方式是更好的经济建设途径。当然,市场经济还有许多完善的地方,现在同样一种资源分配,在这个领域用市场方式运作,但在另一个领域则不行,要让政府来做,因此,政府要把维持市场绩效竞争秩序作为最根本的一项原则来推行。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中国政府已强调,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中国的大门永远向世界敞开,中国的市场经济道路一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深圳特区报: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降,中国提出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从过去依赖投资转变为更多地依赖消费,你如何看待中国正在推动的经济转型?
何梦笔:过去,中国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赖高积累率、高投资率,依赖出口。德国与此不同,它的投资率或者积累率都是依赖于私人部门而不是政府。中国经济出现增速下降,但不必担忧。首先,中国通胀水平较低,这意味着中国央行有足够的政策空间以支持短期经济增长。其次,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本的债务水平相比,中国的债务水平也处在健康区间,财政政策稳固,中国政府有多种支持经济增长的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就是最重要的。中国从投资驱动转变到消费驱动的关键在于增加消费,这其中提高人们的工资收入很有必要。消费增长能促进就业增长,比如医疗领域。社会服务的短缺也意味着巨大的就业潜力。随着社会老龄化,将需要更多的医疗服务。同时,中国还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对教育系统进行改革,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只要坚持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发展就会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