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
作为我国当代经济伦理学领域的开拓者和道德资本论的提出者,王小锡的诸多学术思想被学界同人跟踪研究,不管是赞赏、认同,还是商榷,他的学术研究不断给学界吹来新风,这是难能可贵的。
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王小锡先后主持了《中国经济伦理思想通史》(重大)等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先进文化和道德的基本观点研究》的首席专家之一,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伦理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材编写。
已故的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罗国杰曾说:“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小锡同志研究伦理学尤其是经济伦理学理论的问题,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说:“经济伦理学是当代最为突显和重要的应用伦理学研究领域。王小锡教授躬身其中,耕耘有年,成果斐然,尤其是他提出并努力证成的‘道德资本’‘道德生产力’等关键性经济伦理学概念,在国内外学界影响甚大。”中山大学章海山教授在发给王小锡的电子邮件中写道:“在经济伦理学术上的成就和突破,你在伦理学界始终在最前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伦理的深入研究,无人能及的。这不是溢美之词,而是多年来关注的结论。”但在王小锡看来,这不仅是一种学界的鼓励,更是自己肩头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
“我们做学术,不仅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成果,也要吸纳外来的有益思想,更要有构建自身话语权的主动性。”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王小锡踏上了一条寻求中国话语体系的学术征程。1996年夏,他第一次出国,随中国伦理学代表团赴韩国开展学术交流。
第一次站在国际舞台上阐述自己的学术理论,王小锡不免有些顾虑。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发言引起不少学者的兴趣。“演讲结束后,学者们主动和我互动,纷纷希望加强交流。”那一刻,王小锡感受到经济伦理学巨大的研究前景,也彻底察觉到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重要性。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在于,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实践。同时,在于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此,从先秦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到如今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体系,王小锡剖析出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现代化转变的整个脉络。在其《道德资本与经济伦理》(自选集)一书中,他这样写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法制经济,而且也必然是一种重视社会主义道德的经济。”
2011年,伦敦举行国际经济伦理学学术大会,王小锡与众多国际学术大腕同台论道。在会议安排的学术演讲上,他用中国话语、中国风格展示出中国创造的独特的“道德资本观”,让世界目光再次聚焦。
在2016年召开的第六届ISBEE大会上,王小锡对其独创的“道德资本观”再次进行深入阐释,受到赞誉。2017年,领导行为学家西松、原日本经营伦理学会会长高桥浩夫等多位国际知名学者与中国学者再聚一堂,进行“道德资本与企业经营”的学术研讨,将道德资本研究推向了更高的学术平台。
在王小锡的学术生涯中,与国际知名学者的交流互动已逐渐成为习惯,美国哲学伦理学家艾伦·吉伯德和经济伦理学家乔治·恩德勒、德国经济伦理学家彼得·科斯诺夫斯基等,都曾与他展开过细致深入的交流。
在学术交流中,王小锡的经济伦理与伦理经济研究,尤其是道德资本理论的探索逐步趋向完备与完善。他的《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一书被翻译成韩文出版,《道德资本研究》作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经专家评审批准的首批外译著作立项翻译出版,现已译成英文、日文、塞尔维亚文,在海外出版发行。更可喜的是,《道德资本研究》(英文版)获第十四届输出版优秀图书,《道德资本研究》(塞尔维亚文版)获第十六届输出版优秀图书,《道德资本研究》(英文版)获版权输出奖励计划。近期,英文版《道德资本论》正式出版,并向全球发行,《道德资本论》德文版和泰文版也即将在海外出版发行。
“让世界了解我们,让自己走出国门,这是学术交流乃至相互汲取学术营养的最好路径。”在王小锡看来,国际学术交流不仅在于学术信息的互换、学术理念的相互启发,更在于学术风格、学术境界的相互影响。“中国伦理学只有坚持‘顶天立地’的学术战略思想,真正体现中国话语、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才能真正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林的显学”。
责任
“我首先是一个老师,然后才是一个学者。”王小锡说,教师永远是他的“第一身份”,他的“第一责任”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人、成才,“只有把该传承的传承下去,把年轻人都培养出来,才算不辜负作为教师的使命。”
在王小锡看来,为学和为人是一体的,成才与成人更是一致的,他由此写下了许多“道德箴言”:“道德之美乃人生最美之美。”“自尊、自信、自强;理解、信任、互助,乃立身处事法宝。”在学生们眼中,王小锡的伦理学课就如同人生哲学课,既传授知识,又润泽人心。
在王小锡的课堂上,说话最多的永远不会是他自己。“王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和我们讨论为人处世的道理,教我们以德立世的行为准则。”王小锡的学生、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陶涛感慨:“王老师的课堂有一种‘魔力’,总能激发我们的兴趣,以及研究的热情。”
在教学中,王小锡始终坚持“以问为导,寓教于学”,“他就像主持人一般构建出大的框架,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填充内容。这种模式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与欢迎。”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曹孟勤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王小锡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因为责任,所以专注。他秉持着对学生负责、对学科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已经或正在培养的研究生有178人,其中博士生51人,在这些弟子中,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有人在。
在学生们面前,王小锡从不摆架子,他信奉“三人行,必有我师”,乐意与学生交流,学生思想观念的闪光点总会引起他的关注。基于此,年近古稀的王小锡在课堂上仍然面容和蔼,精神矍铄。
“美之道德乃世上难得之德,道德之美乃人间最美之美,美之德或德之美乃人生必备之生活要素,需要好好培育。”王小锡总是这样告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他乐观豁达、宽厚仁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尽到努力,顺其自然,修炼德性,善待人生”。
对待学术质疑,王小锡总以谦逊、恭谨、自信的态度与之讨论。年近古稀,他更多了几分从容与镇定。他在《漫谈人生境界》一文中写道:“人生境界高低不在事大事小之分。事大事小不是人生境界的分水岭,人生境界体现在对立身处事之应该的认识和践行程度。”
王小锡认为,做人的最高道德境界应是“慎独”,最完美表现是“诚善”。为人处事是一门学问,然“慎独”与“诚善”二者尤不可缺。他反复说,做事做学问与做人是一致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首先要做一个厚道之人。
回想起自己的学术人生,王小锡欣慰地说,他这一辈子有两件幸事,一是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弟子,二是形成了在国内乃至国际有一定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正是这两件幸事,王小锡道出了一名中国学者的使命和担当。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