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久病的母亲离开了胡歌。前段时间,他去了趟青海,到了长江第一个大峡谷——烟瘴挂。他站在通天河的这边,看着对面的山坡,视线慢慢往上移,看着山顶,看着云飘过,觉得妈妈就在那里。
那一刻,他觉得一切都不重要了。“我能够在这么严重的车祸中幸存下来,可能是老天还有一些事情要我去做,还有一些使命需要我去完成。这也是为什么我总觉得我要做点什么事情,但还在探索中。”
胡歌今年37岁。对于一个男演员来说,正在步入一个可老可少、进退自如的黄金期。但胡歌说,他越来越觉得还要完成一些新的使命。
1982年9月,胡歌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工人,母亲在市政系统工作。跟大多数家庭一样,他们只有胡歌一个孩子。
妈妈怀孕的时候,爷爷已经把名字取好了,叫胡柯。妈妈觉得用上海话一念,听起来像医院里的“妇科”,就跟爷爷商量,能不能把“柯”改成“歌”,就是高歌猛进的歌,爷爷一听觉得蛮好。
胡歌小时候很胖,还特别胆小。父母担心他性格出问题,幼儿园时就带他去考电视台的少儿模特队和小荧星艺术团。两次考试他都从头哭到尾,小荧星的老师却决定收下他,因为觉得这个小胖子死活不配合的样子蛮搞笑的。
胡歌就这样“从艺”了。到了高三,他不顾母亲的反对,决定参加艺考。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这时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也在招生,他觉得好玩也去考了。面试的表演系张生权老师说,你看姜文和黄磊都是演员出身,现在都当导演了,你进导演系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独立执导的机会,但如果你当演员呢,可能大学期间就有机会拍戏了。
一句话就把胡歌说服了。
这以后,一部《仙剑奇侠传》让23岁的他爆红,一次车祸让24岁的他觉得肯定要改行了,一场《如梦之梦》让31岁的他终于体会到什么叫“用生命来演戏”,一个梅长苏让很多人觉得34岁的他涅槃重生。
收不住的“艺考心”
解放周末:接触影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胡歌:初一的时候,有个电影《马兰花》的摄制组来学校找演员,教导主任第一个推荐了我。摄制组老师说我的条件不错,拍戏要先培训,这样我就去上课了。培训班有20多个人,年龄跨度很大,我好像是最小的。
后来那个电影没声音了,但我们这些学员资料收进了上影厂的群众演员资料库,我就有了拍广告的机会,这样算是入了行。
解放周末:频繁地拍广告,有没有影响你的学业?
胡歌:我拍戏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成绩总体还算可以,高三上半学期开始奋发,期末考总成绩排在文科班的年级第八名。但高三寒假回来,看到了一张贴在教师办公室门口的艺术类院校招生通知,我的心就收不住了。
解放周末:是哪所大学的招生通知?
胡歌:北京广播学院,就是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我看到之后就去找老师,强烈要求请假去北京考试。事先我没做准备,还是一门心思想做广告,到了北广一看,有个制片管理专业,觉得跟广告有点关系,就填了第一志愿。但还必须填第二志愿,我就随便填了播音与主持专业。
因为只跟市二中学请了几天假,初试结束我就回上海了,发榜那天是北京一个亲戚去看的,他打电话过来说,你两个专业都进复试了。
不过复试我没去北京,因为这两个专业都不是我想要的。但这趟北京之行,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让我完全没心思读书了。我就去找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的招生信息,同时去上戏报了考前培训,这时候我已经下定决心考艺术类院校了。
解放周末:为何先考了中戏导演系?
胡歌:因为我想从事广告行业。有老师指点我,当导演可以拍广告。中戏在上海有考点,我考了三轮被录取了。这时候,上戏表演系也开始招生了。当时我的心态有点变化,觉得一切都很顺利,就去试试表演。上戏也是考了三轮,我都通过了。
短暂的退学
解放周末:进了上戏以后,有没有像考试时那么顺利?
胡歌:我在大二下半学期开学的时候,递交了退学申请。我觉得我不适应那个环境,当然其实是我自己没有调节好,我不想学表演,想做幕后。可能还是因为我比较内向,习惯往后退。
系里没有马上批复,说暂缓处理,但我已经不去上课了。过了大概两个星期,我去学校办事,偶然见到了谷亦安老师,他以前没教过我。他说,我是谷亦安,这个学期来你们班教表演课,你的事情我听说了,你可以跟我讲一下退学的原因吗?我说,感觉有点格格不入。
接着,谷老师说了几句很打动我的话。他说这样好不好,你给我一个机会教你一个学期,如果你还是觉得学不到东西,你再退学,如果你觉得有点意思,那你就留下来。
解放周末:当时家里知道你退学吗?
胡歌:知道,我爸没说啥,我妈一直哭,她想不通。她说:你自己选的戏剧学院,我不同意你非要读,现在让你读了,读了一年半又说不读了,到底想干什么?她很传统,她觉得大学退学了,我的人生就毁了。
解放周末:因为妈妈和谷老师,你决心复学?
胡歌:我夹着尾巴回学校了,去找系领导,挨了一顿批评。
当时,我们班20多人有三位表演老师。刚开始的时候,谷老师这里的人多一点,因为他是新来的,大家比较好奇。后来很多人都跑了,觉得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比如要排个戏,剧本发到每个人手里一两个月了,谷老师还在让大家读剧本,还会逐字逐句告诉你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但大二学生是沉不住气的,大家急于把戏排出来,总觉得不走调度,没有动作,天天坐着念台词怎么叫演戏?
解放周末:你当时为什么没跑?
胡歌:我心里也有很多问号,但谷老师的课至少给我一种新鲜感。我想,好吧,我就跟着你学一个学期,看看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过了很多年,我才体会到谷老师的好处,他真的是在教你方法。
简单地说,表演就是理解和表现,在戏剧学院更多学习的是表现,这是一种技巧。但是如果没有对剧本的深刻理解,你的表现力再好也是空洞的。我在谷老师这里学到的,就是如何理解作品、理解人物,在理解的前提下再去塑造人物。
神奇的李逍遥
解放周末:大学时期接拍的第一个影视剧是什么?
胡歌:我在大二时签了唐人影视,暑假接了第一部电视剧《蒲公英》,一开始让我演一个大学生,是男二号。但临开拍前不到一个星期,男一号临时有事来不了了,公司就问我有没有信心演男一号,我说当然有啊。但没想到,其实根本就不适合。
这时候,听说公司在筹拍《仙剑奇侠传》,我觉得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一是《蒲公英》演得太烂,二是我刚签公司的时候,做过一个古装造型非常失败,公司说我不适合演古装戏。我在想,我的现代戏演得这么烂,古装戏的造型又这么难看,我还能干什么呢?
解放周末:后来《仙剑奇侠传》为何突然敲定你演李逍遥?
胡歌:到了2003年底,因为版权关系,这部戏必须在当年开机。但公司还没做好准备,就在2003年最后一天举行了试拍仪式。
那天我也去了,起床就到处晃悠,被公司的人拉去再试一个古装造型。那次开机仪式请到了《仙剑奇侠传》游戏的创作者姚壮宪,他看到了我的古装造型,走过来跟我合影,我真是受宠若惊。
解放周末:他找到了心中的李逍遥了?
胡歌:有可能吧。我以前做的那个失败的古装造型是很传统的,我的脸比较长,做出来就不好看。而《仙剑奇侠传》的造型带一些现代的漫画元素,所以看着还不错。
这事过去了将近一个月,中间发生了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记得是2004年的小年夜,经纪人跟我说,公司决定让你演李逍遥。这对我来说真是难以置信,我以为怎么都轮不到我头上。但是我心里觉得我是适合的,因为李逍遥的性格跟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解放周末:拍的时候,你预感李逍遥会火吗?
胡歌:拍戏那三个月,我真的是像海绵吸水,现场有太多的东西要学,这是在学校课堂上完全没有的。《仙剑》摄制组是一个很高效的团队,我的神经每天都是绷紧的。最煎熬的一次是拍一个非常简单的镜头,就是李逍遥和林月如从地上捡起一个道具,说两句话就行了,但那个镜头拍了二十几遍,感觉怎么演都不对。但导演、摄像师和剧组比较资深的演员都很愿意帮我,也给了我足够的耐心。
播出后,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陌生的。原来火了是这样的,明星是这样的,真是觉得很新鲜。这部剧对我是把双刃剑,可以说我后来拍戏的所有自信都是建立在这上面的,但也让我太依赖它了,我把后面几年称为“后李逍遥时代”。当时片约不断,直到2006年出车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