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学者

胡德海:教育之学 人生之思

高闰青
2019-12-16 13:06:53  来源:光明日报

  读书之乐

  1927年9月29日,胡德海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原汤溪县)的一个农村家庭,祖父受传统耕读文化影响,非常重视下一代教育。1933年春,6岁的胡德海进入本村的初小,接受该校唯一的教师李连美先生的启蒙教育。

  1938年秋,胡德海到离家5公里之外的龙游县湖镇启明小学上高小,当时国难当头,遍地烽火,敌机在头上盘旋,炮弹在身旁炸响,龙游县一度沦陷。学校不得不组织学生东躲西藏,并把校址搬进山中。这一时期,民间团结抗日的情绪高涨,学校成为宣传抗日救亡思想的重要阵地。少年胡德海壮怀激烈,热血沸腾,心中燃起强烈的爱国情、报国志。这种情感,成为他日后漫长岁月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这种精神,也伴随了他的一生,从未离开。

  1942年,胡德海15岁,进入汤溪初中就读。他深知这一机会来之不易,也意识到这个年龄读初中有些偏大。因此,在从进校那天起,他便勤奋读书,为将来能顺利考入高中奠定基础。每每谈及这段经历,先生总是引用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自励。

  在汤溪中学读书期间,一次偶然机会,胡德海读到一副对联——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当时,他眼前一亮,反复品味体悟,越想越觉得大有道理,于是真正从思想上形成了“天下事只有读书最乐、最好”的观念。这一观念,成为他此后读书的内在动力,阅读、思考、求索自始至终,一以贯之。

  高中求学阶段,胡德海更加用功,每天下午都要抽时间到阅览室读书。回顾当时的学习情景,先生总是感慨:“我在高中读书期间,看的课外读物,多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一年中我从图书馆借读的书少说也有50本到70本。这些书有文学的、历史的,也有哲学方面的,总的来说比较杂。”

  1949年9月,新中国诞生前夕,胡德海背起行囊,从家乡金华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继续学业。四年的大学生活,他最感念的地方还是图书馆。当他看到琳琅满目的书籍时,顿觉如入“宝库”,不能释手。所以,除正常上课和作息外,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早去晚归,一条板凳坐到黑,如饥似渴地汲取精神营养,沉浸在那个崭新的知识海洋之中,写下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谈起读书,胡先生总是津津乐道,内心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他意味悠长地说:“就我个人情趣的角度来说,教书其实是为了读书,为了能和书亲近、结缘……而读书就是为了更好地教书。”在他看来,作为教育者,就要比别人读更多的书,有更多的思考和认识,还要有更多的独到见解和新颖观点。这就是古人所谓的“有得而传道之谓教”。

  胡先生“藏教于学”,经常会把自己的藏书送给学生,并语重心长地叮嘱他们:“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别放弃自己的专业,不要忘记读书。”这番话,让他的弟子们深为感动,受益匪浅。

  2016年9月,西北师范大学举办胡德海学术思想研讨会。一天半的时间里,胡先生一场报告也没有落下,静静坐在前排,认真地听,不停地做着笔记。像他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级人物,能有如此谦谦之态,实乃一种生命的境界。一位年轻的女博士坐在先生后排,目视他聚精会神的背影,禁不住赞叹:“胡爷爷的精神实在让我太感动了!让我真正领略了一个读书人的修养,一个因读书而赋予生命更美好意义的精神体现。”

  教书之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梦想,对于胡先生而言,他的青春梦想就是献身祖国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

  1949年1月,胡先生从金华中学高中毕业;2月,应其家乡私立维二中学之聘,在那里当了一个学期教师,这是其一生从教之始。这段经历虽短暂,但每每忆及,他犹觉兴味无穷,充满乐趣。先生认为,当老师,传承知识、文化,启发民智,培育人才,既为社会所需,也符合自己的旨趣。“当教师,可以终身与书结缘,一辈子和书打交道,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途径,也应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在填报考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

  1953年,胡先生以优异成绩结束大学生活,怀着教书育人的初心和梦想,来到西北师范学院(现西北师范大学)工作,开始了高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一干就是66年。因其勤于为学、乐于从教的人生经历和非凡成就,被世人尊称为“扎根西北的‘教育胡杨’”。

  1953年至1957年,胡先生主要从事高师“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工作。那时的“教育学”课程,基本上照搬凯洛夫的课程体系,再加上若干中国学校的事例,简单拼凑在一起,看似有理有据,实则貌合神离,是粘不到一起的“两张皮”。

  于是,胡先生大胆设想,要构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教育学学科体系,以取代那个逻辑混乱、基本概念错误、甚至难以自圆其说的旧式教育学理论模式。他认为:“中国的教学家们应当有信心,有志气去改变这种局面,振兴教育学理论,发展教育学事业。”

  然而,正当胡先生准备对教育理论做进一步探究之时,一次次的政治风潮此起彼伏。“文革”中,他被关进“牛棚”,强制劳动改造,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面对这样的困境,胡先生没有悲观失望,更没有放弃读书与思考,而是利用在资料室打杂的有利条件,阅读了大量的文史哲和英语等方面的书籍,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这为他以后重返教坛和深入进行学术研究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1972年,胡先生被安排到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英语和语文。对此,他非常高兴,因为一则又可以教书,二则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与他喜爱的各种书籍朝夕相伴。

  1978年,随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好转,胡先生像其他知识分子一样,重新回到西北师范大学,回到自己挚爱的教育学讲坛上。重返讲台的他,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孜孜以求、勤奋耕耘,心无旁骛、专心育人,为教育传薪播火,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崇高境界,走上了道德人生、文化人生、知识人生的育人之路。

  2013年,86岁的胡先生虽然不再承担具体的教学任务,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自己挚爱的讲台,仍然坚持为学生讲课、做学术报告,坚守心中的那片教育圣地。

1 2 3 共3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