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孙来斌:在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增强自信
——访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孙来斌教授
//www.workercn.cn2014-03-04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要通过学习了解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中宣部理论局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编写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简称“读本”)。日前,中宣部、中组部发出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学习读本。

  就读本的基本情况及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读本主要参与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问题研究”首席专家孙来斌教授。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助于增强三个自信

  辽宁日报:作为《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的主要参与者,请您介绍一下读本有什么现实针对性和理论价值?

  孙来斌:根据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读本主要论述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6个时间段。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体系。 (3)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4)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 (5)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实践。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要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逻辑再现出来,是一项具有相当难度的任务。读本在编写时把握干部学习的定位,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简明扼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路,用精炼的文字清晰勾勒世界社会主义的宏阔历史;力戒艰深晦涩,力求晓畅明了,用通俗的语言阐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道理;力戒空泛说教,力求用鲜明的问题意识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读本注重史论结合、文风通俗,力求做到思想性、针对性和可读性相统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该读本对于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篇章和新境界。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新局面的进程中,一直有声音质疑中国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权贵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这些观点抓住并放大了中国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也许在现象上看到了一些问题,但根本上是错误的,严重扭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也不符合当代中国的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基本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回答了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到底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具体来说,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闪耀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光辉。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文化传统、时代环境、生产力状况、社会结构、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必须表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话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认识,也是读本所着力阐发的基本观点。

  时间洗礼愈显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辽宁日报:我们党历史性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人认为 “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您如何评判这种说法?

  孙来斌:从广义的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从这种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并非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或者现在完成进行时。更重要的是,马克思的学说敏锐地捕捉并科学地回答了时代的问题,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那个时代,西方正好处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东方多半处于专制的封建社会,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占有之间相矛盾、资本与劳动相对立、西方与东方相冲突,可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发现并致力于解决的时代课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两个伟大发现的基础上,在哲学和经济学结合当中走向历史的深处,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因为科学地回答了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学说才赢得了世界的历史意义,由西方走向东方,由一种理论变成制度上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决定其能够永葆时代的价值。一是马克思所针对的时代问题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他提出的解决措施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二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前瞻性,既属于那个时代也超越那个时代,它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步骤已经实现,而当代社会为实现其更高目标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三是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普遍的指导价值。如果站在今天的历史节点来看,我们当然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具体判断可能不具有现实性,但是经典原理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占有相矛盾、资本与劳动相对立、东方与西方相冲突,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法国思想家德里达曾经说过,不能没有马克思,假如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也就没有将来。当然,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是从坚持和发展的角度来讲的,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永葆其时代魅力。这是我们看待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的基本认识。

  抓住战略机遇期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辽宁日报:我们在谈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时,实际上隐含着与资本主义的比照。您认为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方式?

  孙来斌:与二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一系列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先后出现国家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等新形式,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方面的变化。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出现了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社会福利等项制度,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大公司内部的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白领工人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劳动方式发生新变化等方面。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二战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自由市场经济的影响和范围在缩小,西方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5)政治制度的变化。西方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国家权力日益集中于政府首脑。与此同时,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改良主义政党的影响日益扩大。当代资本主义之所以出现上述新的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也有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还有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的一定影响,以及改良主义政党的助推。

  当今时代,既是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时代,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种前途、两条道路、两种力量反复较量和生死博弈的时代。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可以采取如下举措应对:(1)引导人们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认识。在承认这些客观变化的同时,应该认识到,无论当代资本主义具体怎么变,归根到底没有超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也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对此,国际金融危机给予了充分证明。 (2)辩证地分析这些新变化,从中吸收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积极因素。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的出于维护资产阶级整体利益的需要,有的则反映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因此,对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应该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对于其中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努力做到为我所用,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3)最根本的在于增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最终要通过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生活水平体现出来。因此,应对的关键就在于紧紧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地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本报记者/谭 怡/史冬柏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