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张蕴岭:国际新规则不是一堵墙
——《中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国际环境》主编张蕴岭访谈
//www.workercn.cn2014-07-09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国际环境》一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未来发展面临新国际环境的挑战,特别是一些国际新规则,涉及国内经济管理体制、政策、企业参与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改革与调整。但是张蕴岭认为,,而是一个门槛,中国要练好内功,提升跨越门槛的能力。

  处在矛盾的中心

  《经济参考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推出《中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国际环境》这本书的现实意义在哪?

  张蕴岭:主要是时机好。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实现“中国梦”大战略。从宏观的视野来看,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使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未来一个时期,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是不一样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发展到这一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需要转型,需要提升,但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无论世界经济发展总态势、外部市场环境,还是对外关系格局与特性,都正在并将继续发生重要的变化。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也国是一个崛起的大国,面临的国际环境跟别国不一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主要利益关注和需求是发展问题;而一个崛起的大国,对外部环境既有适应性利用问题,也有创造性构建问题。在国际经济体系中,中国一方面是参与者,另一方面也是竞争者和改变者。作为参与者,中国从现行体系中获益,有维护稳定的责任和利益诉求;作为竞争者和改变者,中国对现行体系不满意,有推动调整改革的动力。前者会得到主导现行体系国家的赞许,后者则会受到责难与阻挠。中国的竞争性参与和推动调整改革的意图会使面对的外部环境变得复杂。由此,分析和认识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必须有长远和战略的视野,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照。

  面对不同机遇期

  《经济参考报》:如何应对“战略机遇期”是这本书的主线,怎样理解中国仍然处在发展战略机遇期?

  张蕴岭:中国面对的是一个与过去不同的机遇期。不同来自四个方面。其一,中国正从国际经济体系外生变量变为重要的内生变量。过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中国发展是一个外在的客观存在,但现在必须把自己作为国际经济环境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二,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战略关注从巩固冷战后国际经济秩序转向应对中国以及新兴经济群体的崛起,世界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其三,国际发展空间的增长点从发达国家转向包括新兴市场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其四,中国的比较优势从“两极互补”转向“承 上启下”。所谓“两极互补”,指我国廉价劳动力、廉价生产要素与发达国家资本要素间的互补;“承上启下”,意为我国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渐渐消退,需要向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与发达国家间将逐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也应该看到,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矛盾变了,主线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崛起与发达国家维护其主导地位间的矛盾。新的主要矛盾是由发展引出来的,是由发展导致的经济政治格局改变引出来的。中国正处在矛盾的中心位置,这是客观事实,不能回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矛盾不可调和与中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终止。

  做建设性改革者

  《经济参考报》:新书涉及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内容,请您谈谈中国应该如何把握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张蕴岭:这正是我们在书中讨论的重点。应该说,发达国家领衔的新规则制定是为应对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带来的挑战。对中国这意味着压力和挑战。但中国也有应对挑战的有利条件:首先中国已经制定了主动调整与转变的战略和实施规划;其次中国经济发展本身奠定了应对挑战的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为中国经济深化改革加快开放制定了大战略,而且明晰了行动的进程。中国的深度改革开放取向与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一致,与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合拍。

  我们认为,新格局下中国要正确把握与现存国际经济秩序间的关系。中国在全球G D P中的份额不断扩大,未来的权重还会提升,这个发展本身就是挑战,会引起诸多因素的变化,也会引出新的矛盾。国际经济秩序一向以力量对比为基础,实力格局变了,就要求调整。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也是改变者。由于是参与者,所以要做建设性的改革者。只要这样,新秩序的转变就是和平的,符合客观规律的,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也是国际社会可以接受和认同的。

  随着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中国应当提供更多的全球公共产品,这是一个建设性改革者必须承担的。一般来说,全球公共产品主要有三 种:一是增长的公共产品。这可以体现在中国经济本身保持稳定较高增长,提供不断增大的市场需求和稳定与可信度高的交易货币(人民币)等。二是国际体系运行公共产品。这可以体现在中国通过积极参与保持国际体系的稳定,推动有序的改革,向国际机构提供更多的捐资等。三是世界发展的公共产品。这可以体现在中国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的援助,推动区域和世界互联互通的发展等。

  中国越来越多的利益在国际参与和交往中实现,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本身就是创造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