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从日程上,一般安排国内预培训、海外研修和回国后国内总结交流三个部分。国内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大学校长和有关专家关于外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专题报告,国外研修内容主要包括研修国家的高校办学理念,国内总结和研修成果开发主要是将海外研修得到的理论或理念与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为学校的开放和发展献策出力。
牛文起:“研修计划”项目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根据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校长的发展需求提出研修主题,紧紧围绕研修主题进行课程设置和计划安排,采取各项措施保障培训效果。具体来说,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要求,以及先期对中西部高校校长培训需求的调研结果确定“研修计划”的主题,加强培训的针对性。通过海外实地培训和观摩学习,培养中西部大学校长的高校治理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了达到培训的实效性,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将为期30天的“研修计划”分成三个阶段:行前培训6天,国外培训21天,回国总结3天。行前培训和回国总结环节对于保障培训效果发挥了积极性作用。
带着问题出国
带着答案回国
问:项目有哪些特点?怎样加强研修主题的针对性?怎样围绕海外研修的重点问题做好学术分组工作,使全部组员做到带着问题出国,带着答案回国?
赵灵山:一是各方高度重视。本项目的实施,得到了中央领导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副部长郝平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李兆基先生也十分关心项目开展,李家杰先生及培华教育基金会王敏刚先生、伍淑清女士、方文雄先生等也都为项目提供了宝贵建议。
为做好项目工作,教育部专门成立了项目管理委员会,由郝平副部长担任主席,教育部有关司局领导担任委员,为项目的开展提供指导。同时项目的顺利实施还得到了我驻美、英、澳、德、加使领馆教育处(组)、各项目省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承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大力支持。
二是覆盖范围广。为全面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项目在地域范围上,覆盖了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25个省级区划,全面涵盖了内地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在高校类型上,覆盖了地方公办本科院校、西部民办本科高校以及高职(专科)院校,使中西部高等院校能全面感受和分享项目成果;在研修主题上,从大学的整体规划治理、大学的教学体系与质量保证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再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参培校领导全面了解和借鉴国外高校发展模式,立体式的深化教育改革创造了条件。
三是课程针对性强。经过充分调研,项目拟定了针对性的研修主题。在此基础上,再通过问卷调查,征询建议,并结合前期评估意见等多种渠道,对每期项目的研修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遴选与我国中西部高校相对应的境外合作高校,建立可靠稳定的研修基地和培训课程体系,做到了兼顾特点,重点突出、点面结合,从根本上保证了研修的效果。
四是重视总结和成果开发。在完成境外研修后,学员们首先需根据研修分工提交研修报告及个人小结;其次,在每期项目结束后继续开展日常跟踪联系,第一时间把握校长们返校后的反馈意见;再其次是进行中期调研,各参培校领导对研修后的收获反响热烈,而项目也以务实的课程设计,扎实的日程安排,切实的培训效果,赢得了参培高校领导干部的广泛赞誉。
牛文起:根据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中西部大学校长在改革和发展、办学治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精心设计了各团组研修主题。例如,美国东部团主题为“大学治理结构与大学发展”;美国西部团主题为“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与教师发展”;澳大利亚团主题为“大学发展规划与资源配置”;德国团主题为“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英国团主题为“高等教育质量及管理”;加拿大团研修主题为“大学教学与人才培养”。各团根据实际学习情况,又将主题细化,如美国东部团将“大学治理结构与大学发展”主题细化为美国大学治理结构、战略规划、学生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科研管理等五个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培训效果,学院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培训形式。在保证专题讲座质量的同时,加大多种培训形式的比例,包括:1.专题报告,国外大学校长亲自介绍办学治校经验,解答问题;2.课堂观摩,亲身体验国外高校课堂教学真实情境;3.实地参观,直观感受国外高校的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学生中心、科技园等设施;4.互动交流,与国外专家学者、高校领导及当地中国学生学者探讨共同关注的高教问题,从比较的视角深化学习感受;5.影子培训,走进高校的有关管理部门,一对一体验国外高校运作过程;6.内部研讨,团组成员内部交流、总结和相互启发;7.顺访,参观访问其他高校、政府组织、知名企业,进一步拓展视野。
“研修计划”项目由教育部相关职能部门直接领导,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具体组织实施。为了保障研修效果,每组设立了团长和副团长,全面负责研修团员在国内和国外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为了加强团组内部交流,为团组配备专业教师作为学术秘书,围绕海外研修的重点问题做好学术分组工作,使全部组员做到带着问题出国,带着答案回国。此外,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还对国外培训学校和培训内容做出了严格规定。培训学校遴选方面,按照“一高一低”的原则遴选,以“定点”和“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受访学校数量。“一高”为一所高水平的国际著名高校,“一低”为一所与中西部高校相当的一般性高校,“定点”指各组团在两所主培训高校分别进行一周左右时间重点研修,“走访”是指在主培训高校之外,再辅以对其他各类大学、企业和政府机构的走访及参观。培训内容方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要求海外培训部门按照“高水平教授授课,高水平组织安排,高规格礼遇接待”的标准承办培训。
追寻大学之道
推进改革发展
问:“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实施的目标,是通过研修学习,提升校长能力,最终落脚在切实推进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成效上。您如何评价项目的效果?
赵灵山:项目实施两年来,对于中西部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已初步显现。
首先,参加研修的校长们通过实地学习和对比思考,增强了使命意识,尤其是研讨中思想的碰撞,经验的交流,对进一步提高办学治校的实际能力大有帮助。如毕节学院院长陶文亮表示,我国一些地方高校存在盲目效仿“985”、“211”高校,追求研究型、综合型,缺乏自身特色,趋同化倾向严重的问题。通过了解国外高校重视制定自身战略发展规划的做法,地方高校应彰显办学特色,准确定位,与“985”、“211”高校错位发展,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其次,许多参加研修校领导返校后,将研修学习的体会和思考以专著和文章的形式进行了总结,如此次“大学结构治理和大学发展”赴美国班次研修结束后,在赵丹龄团长组织下,团员积极参与,从连载的文章中也能看到参加研修学员对于中美高等教育的总结和反思。宜宾学院院长汪明义参加研修后的专著已由出版社正式出版。2013年以来,宜宾学院健全了大一新生在校内自由选专业的制度,努力帮助新生选择适合个人发展的专业。另外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卫建国参加研修后的专著也即将付印出版。
同时,项目的实施也为中西部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河北金融学院、宁夏理工学院、辽宁工程学院、长江师范学院等中西部高校,通过研修都与美国加州富乐顿大学等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此外,项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在逐步显现。如参加赴德国研修班次的泸州医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廖斌借鉴的德国大学服务地方发展理念,强力推进了学校建立四川省最大康复医院的建设工作。
以上各参加研修校领导返校后推行的各项改革举措已经成效初现,也使“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正逐步成为教育系统品牌培训项目,更是该计划的累累硕果。
牛文起:到目前为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组织的“海外研修”项目已经让343名中西部高校领导接受了高质量培训,他们来自中西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其中正职校领导119名,副职领导224名,少数民族干部48名,女性领导29名。从参训学员的反馈和评估总结来看,培训获得了非常积极的评价。此外,“海外研修”还取得了很多具体成果,如2012年美国东部学员、宜宾学院汪明义院长在参训后编著的《追寻大学之道 实现教育梦想——参加教育部“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后的思考和启示》一书于2013年8月正式出版。再例如,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组织下,参加2013年5月份“研修计划”美国西部团的长江师范学院、河北金融学院、宁夏理工学院的领导与专门赴中国回访的美国加州富乐顿州立大学的代表于8月30日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无论从学员的评价,还是具体的效果来看,“海外研修”项目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