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嘉宾:韩庆祥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博士生导师、一级教授,哲学博士。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和中国问题研究。主要代表作:《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强国时代》《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的人学理论》《能力本位》《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历史并未终结》。
记者: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视野中的中国道路和中国奇迹备受关注。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的总体研究方向和主题定位是研究“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请您谈谈确立这一研究方向和主题定位的背景是什么?
韩庆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一切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要关注中国现实。什么是精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写好“中国”和“中国故事”的作品,才属于精品力作。如何书写好“中国”和“中国故事”?就是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阐释中国奇迹背后的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优势,研究新中国70年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道路就是生命,道路决定命运。
2018年12月18日,中央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总结40年改革开放经验的时候,用了一个概念,就是中国奇迹。中国奇迹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如何讲好中国奇迹的故事?我们认为,中国道路具有本源意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根本上就是对道路问题探究的历史;读懂中国道路,是理解和把握近代以来中国根本问题的一把钥匙;要回答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都要从中国道路中去寻找真实的答案,中国道路是回答好这三个问题的总开关;要用中国道路来解释好中国奇迹、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在用中国道路来解释中国奇迹的时候,要进一步讲好中国道路的故事,要对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作出科学阐释;在全球视野下总结中国道路所蕴含的中国经验和精髓要义,充分挖掘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不仅可以及时回答世界之问,也可以深化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为此,我们把专家工作室总体的研究方向和主题定位为研究“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
记者:很高兴专家工作室选择《思想周刊》作为重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平台。请您介绍下专家工作室的专家团队吧。
韩庆祥:作为学者,我们提倡在学术研究中也要树立“工匠精神”。我们专家工作室注重研究前沿重大问题,注重确立分析框架,注重提出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理论;同时注重学理研究,注重研究的科学性,注重理论建构,注重研究团队建设,力争写出精品力作,为构建“理论中国”增砖添瓦,为建构“中国道路学派”竭尽心力!
记者:能否阐述一下这四个核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韩庆祥: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四者之间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中国奇迹的密码要到中国道路之中去寻求,中国道路是产生中国奇迹的本源或原因所在,要用中国道路解释中国奇迹;对中国道路的阐释需要中国理论,对中国理论的研究可以从很多方面切入,但是它的生长点、发源地、立足点应该聚焦于中国道路,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需要用中国话语表达,或者要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理论。中国话语的功能及其实质,就是解释、表达、把控。因此,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非常严密。
记者:“用中国道路解释好中国奇迹,用中国理论阐释好中国道路,用中国话语表达好中国理论”,需要着力把握的重点和切入点是什么?
韩庆祥:是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中国奇迹的发源地,中国道路是中国理论之源,中国道路是中国话语的坚实基础。只有读懂中国道路,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奇迹、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把中国道路由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由“熟知”走向“真知”,由“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国道路的本质内涵、精髓要义。从学术、学理上研究中国道路,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也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记者:您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就必须进一步练好意识形态“内功”。请您谈谈如何理解练好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功”?
韩庆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先后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具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使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态势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某些方面曾经存在的被动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转。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具有极端重要性的工作,我们要把这项工作步步往前推进,做得更为扎实,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练好意识形态工作“内功”。
理论力量只能用理论力量来摧毁。要摧毁西方带有“病毒”的理论及其力量,只能构建起我们中国自己的理论,建构“理论中国”,充分彰显中国理论的力量,真正练好意识形态的“内功”。其中,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要聚焦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用中国道路解释好中国奇迹,用中国理论阐释好中国道路,用中国话语表达好中国理论,牢牢掌握解释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的话语权,真正基于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深化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正是我们专家工作室的学术定位和致思取向。
记者:近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迅速掀起学习热潮。请您阐述为什么说只有读懂新时代,才能真正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读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韩庆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这里的时代,指的是新时代。怎样才能读懂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接着,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和“五个是”,对进入新时代的标志、内涵、意义进行了阐述。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部分的论述,这一新时代,就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进入了发展起来以后从大国成为强国的历史方位,这在实质上就是“强国时代”。强国时代要求研究强国逻辑,这一逻辑,就是用新发展理念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逻辑:既使人民活得好,又使国家强起来。强国时代、强国逻辑必然产生强国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质上就是关于我国发展起来以后使大国成为强国的“强国理论”。我们要基于这一“强国理论”,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贡献、伟大飞跃、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来理解“中国奇迹”。所以,只有读懂新时代,才能真正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紧紧围绕或基于“新时代”与“强起来”来书写,只有读懂“新时代”与“强起来”,才能真正读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学者,就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记者:最后能否请您对我们办好《思想周刊》提出建议和期望?并给《思想周刊》写几句寄语。
韩庆祥:《思想周刊》站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时宣传、研究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鼓励专家学者进行创新性探索,发出了新时代党的理论宣传的好声音。建议进一步加强与具有创新精神、学术成就的研究团队合作,共同联手推进学术繁荣、学术创新,共同联手推进中国道路的学理研究,共同联手为构建“理论中国”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