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高贵的,但音乐家并不是高人一等的
解放周末: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不断丰富,从硬件到软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指挥,您感受到了哪些变化?
李心草:以前我们到各地巡演,总是因为场地条件不行而烦恼。现在,随着各地高水准文化场馆的建设,我们经常惊叹不已——怎么有这么棒的音乐厅!
再以新年交响音乐会为例。新年音乐会起源于欧洲,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生根发芽,最初主要由国家级院团来演奏,后来逐渐在全国开花结果,成为新年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之一。现在,全国各地观众都能在新年之际欣赏到精彩的交响乐演出,各地交响乐团的艺术水平也越来越高。
看到这些变化的不只是我们,还有国外的名团。如今,像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这样的世界顶级乐团也会在新年之际来到中国演出。要知道,这些乐团的演出档期很有规律,国际巡演多为每年4、5月或者9、10月,年底来中国是很罕见的。这充分证明了中国演出市场的吸引力,和文化氛围之浓、艺术品位之高。
变化的不仅是“面子”,更是“里子”。2019年的新年音乐会排练,我付出了很多时间,因为曲目量和难度都相比过去增加了。新年音乐会通常以一些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为主,现在则经常上演分量较重的交响乐曲目。这些年来,演出主办方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包括曲目建议和艺术需求等,几乎达到了职业音乐家提出的水准。我想,这些变化一方面体现了国内演出市场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主办方代表的是观众,这意味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升。
解放周末:在为这些变化欣喜的同时,是否还有哪些不足可以改进?
李心草:确实有。比如,演出场馆的增加和使用率的提升,让一些粗制滥造的节目也有机可乘。我记得,过去音乐爱好者们为了买到一张演出门票,经常是连夜排队,乐团也都为了奉献一台演出用心打磨,不求快,只求出精品。现在,演出市场越来越大,供观众的选择越来越多,也应该更加客观地审视作品的质量,不能让观众花了钱却只听到凑合的演出。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国际演出团体蜂拥而至,我们的演出场馆和媒体也要学会甄别,不能让一些打着擦边球的演出误导观众。
解放周末:这些年,您一直从事交响乐普及工作。作为文艺工作者,您认为应该怎样让这门西方艺术与广大人民建立起联结?
李心草:我对“人民”的理解就是“观众”,我们的工作其实是直接面对人民的。多年的舞台工作经历,让我和我的同事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众,其中有非常热爱音乐、了解音乐的,也有一些对音乐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
如果一台音乐会演出非常顺利,观众非常配合,我们自然很高兴。但如果现场有一些对音乐会礼仪不甚了解,在现场随意说话、走动甚至举起相机拍照的观众,我们该怎么做?
很多年以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在舞台上转过身来对他们怒目而视,甚至暂停演出。近些年,随着对“人民”二字的逐步深入理解,我对待观众的态度也产生了由内而外的转变。
交响乐的表演形式本身是舶来品,想要在近14亿人口的国家开展普及工作并非易事。很多观众对这门艺术不够了解是很正常的,他们中间可能还不乏一些抱着好奇心甚至可能是平生第一次走进音乐厅的观众。其实,他们能够踏入音乐厅,就已经是对我们的尊重和支持了。音乐是高贵的,但音乐家并不是高人一等的,我们没必要也不应该摆出任何架子。作为音乐家,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是用真诚的演出去打动他们,用热心和真心去引导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导赏和介绍帮助他们了解交响乐、了解音乐会礼仪。
我相信,这样日积月累的逐渐熏陶,一定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交响乐的世界,让我们的文化事业越来越繁荣。
每一个音符都要唱响人们喜闻乐见的中国话语
解放周末:进入新时代,如何通过艺术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精神,是许多艺术工作者积极思考的问题。您有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这些交流是否触发了一些思考?
李心草:随着中国音乐家和乐团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我们在收到国外演出邀请的时候,国外乐团常常会主动提出要求,希望在音乐会中加入一些中国的优秀作品。这本是件好事,但我却经常感到一种遗憾和尴尬——有些值得在世界舞台上演出的好作品,我们压根带不出去。
之所以带不出去,其实是因为早年国内作曲家创作作品时,还没有电脑打谱,都是手抄谱或者个人制谱本。随着一代一代的传承和修改,这些乐谱上早已布满了各种铅笔、钢笔的划线和笔记,看上去就像是“天书”,没办法带给西方乐团去排练。也有些作品虽然出版了,但出版质量不过关,很多细节都不明确,如果带出去排,也无法保障演出质量。国外的乐团和乐手要是看到这样的乐谱,可能还会很奇怪,因为在西方,乐谱都是经过几百年沉淀、无数次修订,由权威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制作精良、标记清晰,拿到哪里都可以排。
多年来,看到中国很多优秀的原创乐曲因为乐谱、分谱没法带出去,从而失去了在世界舞台上奏响、传播的机会,我觉得非常痛心。我想,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这种基础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如果我们能够投入力量,促成国内优秀音乐作品的整理和规范出版,使得全世界乐团都能够像演奏贝多芬和莫扎特作品一样演奏中国作曲家的作品,蕴含着中国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走向世界才会更有希望。
解放周末:近年来,国内各大艺术节期间涌现出越来越多关注现实、观照人民生活的原创交响乐和歌剧作品。而交响乐和歌剧本身是舶来品,要通过这些西方艺术表现形式表达中国故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李心草:中国的交响乐创作,绝大多数是以中国音乐元素与西方交响乐的表现形式结合而成的,其中不乏民族器乐与民族声乐的特色。纵观中国音乐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能够流传下来、受到人们喜爱的交响乐作品,都是作曲家们把中国的音乐元素和汉语的语言韵律,科学地运用到作曲技术里,并合理地融入西方表现形式中。比方说,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检验,并且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熟知的《梁祝》。对今天的交响乐创作来说,也是如此。相信只要作曲家能够注重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与融合,运用21世纪的音乐创作手法,中国交响乐一定能趋向更高境界的表达。
在歌剧创作方面,我认为应当格外注意作品是否能用观众普遍能够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话”。我们都知道歌剧起源于意大利,它的表现形式和当地的语言特点、感情交流方式、风土人情、生活方式都有直接的关联。意大利语的发声特征,让人们在听到意大利人对话时,感觉他们像在唱歌一样。所以音乐家受到了启发,把很多故事用意大利语的韵律谱写成一部部歌剧。而歌剧传入我国之后,一些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容易走入歧途,把西方歌剧创作手法放在第一位,却没有考虑到中国语言的特点,导致汉语歌词与曲调音符结合起来“不中不西”,非常别扭。
我想,中国的歌剧不能说外国话,艺术家在创作时应该沉下心来,确保每一个音符都能唱响人们喜闻乐见的中国话语。中国歌剧的创作之路任重道远,但我对此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