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访谈

不能死学,而要活唱

曹静
2019-12-06 10:00:07  来源:解放日报

  不要站在我背后看

  解放周末:您是麒派代表人物。“南麒(周信芳)北马(马连良)”,有人说,麒派重做重练不重唱。您觉得呢?

  陈少云:这是一个误解。麒派其实很重视唱,它认为的唱不是单纯的“唱”,而是全面的“唱”,要跟表演相融合,抑扬顿挫,要唱出情感,反过来则能以情润唱。

  大家对麒派还有一个误解:因为周信芳大师的嗓子有些沙哑,所以就有这样一种说法——嗓子不好的演员才学麒派。其实周大师的很多学生,嗓子非常好。比如高百岁、陈鹤峰、李如春、童祥苓、沈金波等等,都是好嗓子。

  解放周末:周先生年轻时嗓子受损,但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

  陈少云:对。虽然他不能唱很高的音,可他用中音或者低音把“劲”化在里头,照样能够表达情绪、表现人物。这就叫“有力使力,没力使智”。

  周大师自己是哑嗓子,却不希望有好嗓子憋哑了嗓子学他,这是他最不喜欢的。

  他有一句话很震撼人:“学我者生,像我者死。”这句话就是在说:你得把我揉碎了变成你,不要把你揉碎了变成我。我们两人条件不一样:可能嗓子不一样,可能个头不一样,可能性格不一样……他就鼓励你,根据我跟你说的方法,去思考、去领会,去实践,然后再根据你的条件,把自己融入里头。你自己的表演精神和特点不能丢,否则那就是学“死”了。

  有一回,周大师看童祥苓他们汇报演出。童老师在台上有一些高腔,他嗓子好,就仰高了唱。周大师在台下看戏,乐得合不拢嘴。童老师下了台,周大师问他,这戏你还有什么难处吗?童老师有点顾虑——怕旁边的人看了不舒服:周大师不这么唱,你为什么这么唱?周大师立马说:你就放心大胆唱!我要有你这嗓子,我也会像你这么唱!

  解放周末:鼓励年轻人,不要受自己的影响太深。

  陈少云:对,我们的前辈还是很开明的。他说过:你要学习我,要站在我的前面、站在我的侧面看,你不要站在我的背后看。这意思就是,你不要跟我一样,你得往前走,不要停留在我后头。你学我,只要方法对头、情绪对头,至于具体身段怎样,都不重要。你只要把人物唱准了,表演准确了,人物到位了就行。如果你把我没有表达出来的表达得更好,超过我了,那我就更高兴。

  解放周末:哑嗓不是麒派的特色。那麒派的精髓究竟在哪儿?

  陈少云:在于表现人物。麒派强调唱念做打的和谐统一,讲究用真情实感去表现人物,力求千人千面,“演谁就是谁”。当然了,学流派有个模仿过程,就像小学生写字描红。但是你一旦学了以后,真正领会了周大师的演剧精神,就不能死学,而是要活唱。

  举个例子。比如《打严嵩》里,有一段唱是御史邹应龙大骂严嵩是奸佞。由于嗓子条件,周大师不能高唱,是唱平的,但是感情也到了。但我有嗓子,我可以高唱。这段唱词痛骂严嵩上欺天子下压群臣,做尽坏事害死忠良,义愤填膺。我就把感情往上扬,唱得痛快,淋漓尽致地把情绪爆发出来。

  根据周大师的思想和精神,我们可以演绎各式各样的人物。举例说,《宰相刘罗锅》是出新编戏,我演的刘墉,没有前人可以参照。刚接到任务时,我很发愁:我是唱老生的,但这个戏里有许多小花脸、小丑的东西,唱念做打与《跑城》的徐策、《杀惜》的宋江、《四进士》的宋士杰绝不相同。我就琢磨,想到老戏《北汉王》里有类幽默滑稽老生。能不能把这个融到里头,活学活用麒派演唱技法?想通了这一点,再通过编排不断琢磨,我就慢慢地找到感觉了。

  就能把你聚一块

  解放周末:您成名于湖南,年近半百时毅然举家迁居上海,为此还住过一段时间条件简陋的铁皮房。当年您是怎么成为“新上海人”的?

  陈少云:1994年是梅兰芳、周信芳两位大师百年诞辰,上海京剧院排全本《楚汉相争》,向其他省市借了三个老生,我就是其中一个。演了一段时间,任务结束了,他们就找我谈话:“我们想把你留下来,你愿不愿意?”

  我心想,上海是麒派的发源地,有京剧的土壤和气候。当时我46岁,艺术上还有上升空间,当年曾经和周信芳大师同台的一些老师都还在,我想向他们学习求艺,当然想留在上海。

  解放周末:京剧院给您开出了什么样的条件?

  陈少云:和大家的待遇是一样的。其实湖南京剧院待我很好,我的一级演员、国务院津贴、梅花奖等等荣誉都是在湖南得的。单位分房,我也是第一个挑房子的。但从业务上考虑,那里的环境远远及不上这里。京剧人才都流失了,本来有90多号人,后来只剩30多人,不能唱大戏了,只能唱一些小戏。

  我是1970年从黔阳调到长沙的。我这个人,一个地方待熟了,不太愿意到外地去。在一个陌生地方,要站稳脚跟,跟重新投胎一样,这感觉我体会过。但在上海我没有这种感觉,这里没有冷眼,大家都欢迎你,我马上感到很温暖。

  解放周末:那段时期,除您之外,上海还从陕西引进了尚长荣,从湖北引进了关栋天。

  陈少云:还有李军、奚中路,都是从外地调过来的。上海真是海纳百川,不排外。你是人才,它就能把你聚在一块,凝聚力很强。我们有一句话说:台上戏好唱,台下戏不好唱。我这么大年纪走过来,去过全国很多地方排戏,体味很深。所以就格外感觉上海这个集体很可爱,每次排戏,大家都很团结,全力以赴,从不计较。

  解放周末:您也经常为其他名家作配。

  陈少云:这是应该的。那部《贞观盛事》,尚老师头号,关栋天二号,挨下来是夏慧华、孙正阳,我是五号。但我们都不计较,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把这个戏弄好,我演什么都合适。

  不光是同辈人,对年轻人也要多提携,让他们踩着我们的肩膀上去。比方说,光年轻人唱戏,观众来看的可能不是很多;我们往里头介入了,人可能就多一点。在台上,我们起到了烘托的作用。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解放周末:京剧是言传身教的艺术,在传承京剧的过程中,传帮带尤为重要。

  陈少云:现在团里我有三个学生,专攻麒派老生。另外,京剧院和上海戏剧学院、周信芳艺术研究会还一起举办全国麒派艺术研习班,我是主教老师之一,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有天津、河北的,除了京剧老生,还有其他剧种的演员,比如黄梅戏、婺剧、秦腔都有。

  解放周末:他们如何学习麒派?

  陈少云:虽然唱腔不同,但他们可以把麒派艺术的表演特点吸收过去,用在自己的剧种当中。他们在创造人物时,可以利用麒派的一些唱练的方法,使人物更丰满,更栩栩如生。

  本身周大师就主张广纳博采、融会贯通,所以我们也一样,主张互相借鉴学习。京剧也可以吸收别的种类的表演形式,但是所谓吸收要注意,是融合,不是生硬地拿来。不能用了电影元素,把京剧变成了电影;用了现代元素,把老戏变成了现代戏,那就四不像了。

  记者手记

  有大师的灵魂,也要有自己的灵魂

  幼时,只要电波里传来周信芳的声音,陈少云便会竖起小耳朵,心中一阵狂喜。

  10岁初次登台,陈少云演的就是麒派代表作《徐策跑城》。“我喜欢脚步活、节奏强的戏,特别过瘾。接触到麒派浓墨重彩、激情洋溢的表现风格后,感觉就像为我量身定制。”

  上世纪80年代拜在著名麒派老生赵麟童门下、2002年又入周信芳哲嗣周少麟门下,陈少云从“麒迷”成为正室弟子。这期间,他刻苦钻研周先生的录音录像、经验理论,遍访曾与先生合作过的前辈,悉心揣摩,最终成为麒派第三代“掌门人”。

  有评论家用一个“正”字概括陈少云的表演:它既不过于火爆,失之于野;也不会激情不足,失之于温。不偏不倚,不温不火。难得的是,在传承与创新中,有大师的灵魂,也有陈少云自己的灵魂。

  带着这颗揉碎了大师、重又化作自己的艺术灵魂,陈少云演绎了一系列经典,有《楚汉相争》《清风亭》等麒派名剧,也有《贞观盛事》《宰相刘罗锅》《成败萧何》《驼哥与金兰》等新编京戏。

  如今,71岁的他退而不休。2019年岁末,在石家庄、武汉、成都等地皆有演出;明年1月,为纪念周信芳诞辰125周年,还有三场演出。9岁时宁可挨打也要学戏的那份“痴”,如同火苗,在陈少云心中燃烧,永不熄灭。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推动“双创”活动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正在继续向前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这其中既有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导致的制度环境不佳问题,也有政策体系不完善、精准扶持不到位问题,还有创业质量不高、创业创新衔接不够等问题。

  • 发挥工会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 更好发挥工会在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会议的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智慧工会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把网上工作作为工会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重要平台,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为全力推进工会网上工作向纵深发展指明方向。要通过智慧工会建设,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推动工会自我变革、创新发展,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