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书库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吕红娟
2019-11-27 09:12:31  来源:学习时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新中国70年来,我国稳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在物质文化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的内涵是什么,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阐释和探讨。为此,《中国党政干部论坛》聚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邀请专家学者撰写了系列文章。

  美好生活的内涵是什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龚维斌教授在《把握美好生活内涵的五个维度》一文中用社会学的视角从主体、空间、内容、次序与时间五个维度进行分析。他认为,从个体与整体的关系看,追求美好生活既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建立在每一个个体生活状态改善基础之上的。在制定民生政策时,既要着眼于绝大多数群众的共同需要,也要看到不同人群的差异化要求,要特别注意倾听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声音。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看,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会有差异,公共政策应该更多关注欠发达地区的人,尽力缩小不同地区的发展差距。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看,美好生活要从物质和精神、客观和主观多个维度进行创造和满足。从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来看,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既要努力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更要根据现实情况,找准重点,引导和调控人们的需求,分清轻重缓急,做好规划,分步推进。从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来看,把握美好生活的内涵要立足现实国情,既不能画饼充饥,口惠而实不至,也不能寅吃卯粮,竭泽而渔。

  从民生与民主双重角度讨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视角。武汉大学虞崇胜教授在《民生与民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双重杠杆》一文中认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各项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虞崇胜特别强调,在诸多发展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中,能够起到纲举目张作用的无非是民生和民主两个方面。民生与民主是解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双重杠杆,哪一头轻了,都不足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而也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民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经济基础;民主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政治前提;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内在地要求处理好民生与民主的关系,即通过发展民主来促进和改善民生,通过权力的共享和权利的保障来促进发展成果的共享。民生与民主互动共赢,才能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根本保证。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是理论要求也是实践启示,是历史经验也是未来遵循。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郭庆松教授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一文中指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坚持党的领导的目标指向,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只有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得以实现;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根本前提,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必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基础;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要实现人民对更高质量的美好物质生活、更高水平的美好政治生活、更高层次的美好文化生活、更高目标的美好社会生活和更高层面的美好生态生活的向往。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展前进的价值指向,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和内在要求,是新时代条件下把人民主体地位落到实处的战略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民卿研究员在《实现美好生活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一文中认为,新时代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必须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现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必须始终坚持依靠人民,强化人民群众在实现美好生活中的创造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为了人民,突出人民群众在实现美好生活中的利益主体地位;始终坚持接受人民检验,明确人民群众在实现美好生活中的评判主体地位;切实把人民主体地位原则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转化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实践。

  要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既是由历史所证明的真理,也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内涵所决定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鸿君教授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一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时代条件赋予科学社会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最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需要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而党的初心和使命则决定了它必然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持久创造人民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国企工会深化改革应处理好四方面关系

    工会要坚持增“三性”去“四化”的改革要求。党中央关于群团工作改革的重要决策,要求工会坚持“三性”,破除“四化”,回归工会工作本位,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和贴心人。

  • 人工智能发展下劳动者知识技能重塑的建议

    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模型建立的机器模仿人的思维、感知、认知和行动的表达系统,具有在广泛应用环境范围内实现特定目标任务的能力。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将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 新时代劳动竞赛的新模式与趋势探析

    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百年历程跌宕起伏,但未来光明无限,因为它是职工渴望的展示舞台,是企业期待的有利抓手,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新时代应积极探索并创新竞赛的机制、载体、方式、平台等,降低竞赛门槛,扩展竞赛领域,提高参与量和覆盖面,把最广大职工群众吸引到竞赛活动中来,实现“广泛开展”;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重点,设定目标、突出主题、丰富内涵、力求实效,实现“深入开展”;创新完善竞赛的组织领导、过程管理、绩效评估、奖励激励等机制,实现“持久开展”。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化工会组织党的政治建设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的领导是工会的优良传统,是工会工作的准则和具体要求,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和政治保证。工会组织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会工作各方面。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