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社会稳定有序、和谐美好,大家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公民的人格水准普遍提高了,遵守社会公德就会成为自觉行动
弘扬社会公德做表率,不仅军队有优良传统、军人有深厚底气,而且社会有广泛认同、群众有热切期盼
江畅 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发表论文310余篇,出版著作32部。曾获湖北省优秀成果奖、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成果奖和首届罗国杰伦理学教育基金优秀学术著作奖等奖项。
记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行18年后中央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就公民道德建设作出的重大部署。您是伦理学专家,想请您谈谈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深远意义。
江畅:2001年《纲要》是我国市场经济刚刚兴起、中华民族开始富起来时颁布的,而新《纲要》则是在我国市场经济趋于成熟、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印发的。两个《纲要》出台时间相隔虽只十几年,但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重要体现之一,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不平衡,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发展不平衡。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都应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与时俱进加以深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当务之急就是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完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引领道德实践、增强道德意愿、提高道德自觉,努力将公民道德素质推向更高水平,达到更加完美的境界,使中华民族在道德上、精神上、文化上强大起来,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更友善、更和谐、更美好、更幸福。
记者:您对道德与文明、价值与文化、幸福与和谐有深入研究。您认为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状况如何?新时代弘扬社会公德有哪些有利因素?
江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立根塑魂,正本清源,出现了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一方面,基本克服了市场经济刚刚兴起时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道德乱象,社会道德治理成效显著。另一方面,人们公德水准、文明素质普遍提升,社会风尚呈健康向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社会出现许多充分彰显积极友善正能量的良好现象,譬如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统计表明,全国实名志愿者总数达1.37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志愿者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公德的形象大使,他们的志愿行动传递了人间友爱真情,促进了社会风尚敦厚淳化。又如我国慈善事业日益发达,见义勇为英雄不断涌现,德行善举、爱心捐赠比比皆是,这都是社会公德水准不断提高的具体体现。社会公德状况总体向好,崇德向善是主流。
与市场经济实行之初相比,新时代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有利因素很多。首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包括社会公德建设。新《纲要》不仅对此作出顶层设计,而且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社会公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其次,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已成为亿万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心愿和强烈呼唤。人是社会动物,只有社会稳定有序、和谐美好,大家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特别是在富起来之后,社会有序和谐成为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内容,大家因此会更加自觉参与社会公德建设,争做社会公德践行者维护者。再者,经过多年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人们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明显提升,也为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公民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良好社会公德对公民正面影响越来越大,所有这些都是今天弘扬社会公德的有利因素。